“叮——”2024年11月某天的深夜十一點,上海某高中宿舍里,17歲的小葉攥著發燙的手機輾轉難眠。屏幕上是某二手平臺剛刷到的寶貝:一對印著“1997香港回歸紀念”字樣的Hellokitty中古掛件。作為圈內小有名氣的收藏愛好者,他太清楚這對“絕版白月光”的市場價——至少三千元起步。
“通過平臺交易要收手續費,加個微信直接轉吧?”賣家常某的頭像是個扎著雙馬尾的卡通女孩,朋友圈里滿屏都是琳瑯滿目的稀有掛件。當小葉試探著問起其他款式時,對方秒回:“你要什么我都有,這兩天正清倉退坑呢。”配圖是堆成小山的收藏柜,還有幾張“買家”爭先恐后轉賬的截圖。
就這樣,總把零花錢換成掛件的男孩——小葉,在三天里像著魔般轉出22筆紅包,共計7600元。然而,幾天后小葉在一中古掛件微信群里聽說有女生在購買二手掛件時被騙,而賣家正是常某。在與該女生交流過程中,小葉發現自己發給常某的掛件照片和視頻,竟被常某用作出售的展示圖發給其他買家。小葉覺得事有蹊蹺,急忙聯系常某詢問何時可以發貨,但常某卻以生病住院等理由拖延發貨。直至12月5日,小葉再次詢問時,對方不再回復。于是,小葉報了警。常某到案后,很快供述了作案細節。
常某的詐騙劇本堪稱教科書級別。這個25歲的無業青年深諳收藏圈規則:她會在深夜發布“急出回血”帖,用“絕版”“孤品”等關鍵詞精準捕獵;朋友圈常年更新“倉庫實拍”,實則盜用日本雅虎拍賣的截圖;當買家猶豫時,便甩出偽造的“其他買家催促發貨”記錄,營造“手慢無”的焦慮。經查,常某同時與七名受害者周旋,騙得的4.3萬元全部用于直播打賞和奢侈品消費。
“她甚至會記住我的收藏偏好。”小葉翻看著保存的聊天記錄,常某曾主動推薦他“尋找多年的生日限定款”。這種“量身定制”的關懷,讓許多受害者誤以為遇到了“同道中人”。
“她說話特別專業,連掛件的材質編號都能對上。”另一位受害者小林回憶道。這個剛工作的女孩被“市價五折”的稀有款吸引,分五次轉去1.2萬元后,只等來“醫院搶救”“物流滯留”等拙劣借口。
目前,黃浦檢察院已經對常某以詐騙罪提起了公訴。
檢察官說法:
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尹舒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尹舒逸:二手交易切勿脫離正規平臺,私下交易無保障。市民尤其需警惕交易物品遠低于市場價、付款交易時出現異常提示的情況。同時,家長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提高風險意識,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記者 / 鄒嘉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網絡
資料 / 區檢察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