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3日,南海黃巖島上空,轟-6K的翼下鷹擊-12導彈格外顯眼。200公里外的華盛頓號航母,突然安靜了。
剛還在那兒耀武揚威的美軍航母編隊,看到解放軍海空聯合警巡陣勢,竟然掉頭就走。那些多國武官本來是來看"肌肉秀"的,結果看了場"戰術撤退"。
啥東西能讓十萬噸大家伙不敢往前挪?這鷹擊-12到底有多厲害?
當"鷹"遇上"鯨"
十萬噸航母說掉頭就掉頭,就因為看見了那枚導彈。這場面,說震撼那真是震撼。南部戰區這次可是動了真格的,054A護衛艦、056A護衛艦,還有轟-6K轟炸機、殲-16戰斗機,海空聯手,陣勢拉得相當足。
最搶眼的還得是轟-6K翼下那兩枚鷹擊-12導彈,這玩意兒一亮相,整個海域的氣氛都變了。就像突然有人在poker桌上亮出了王炸,所有人的表情瞬間就不一樣了。
美軍那邊本來還挺囂張。華盛頓號剛到黃巖島東北200公里的地方,還特意邀請了一大堆盟友武官上艦參觀。日本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亞的,還有菲律賓媒體,好家伙,這架勢就像是要開個**"反華聯盟大會"**。艦載機也是起起落落很熱鬧,F-18、F-35C輪番表演,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來了。
可解放軍這邊一出手,那些囂張氣焰立馬就萎了。你看那些美軍飛行員,本來還想抵近偵察來著,結果一看殲-16掛著霹靂-17空空導彈,射程400公里,直接把F-35C那點100公里的作戰半徑給壓制得死死的。這就好比你拿著彈弓,人家端著狙擊槍,誰敢往前沖?
更有意思的是,永暑礁機場這時候也不閑著,六架殲-11B掛彈待命,西沙永興島的紅旗-9防空系統也完成了供電自檢。這套組合拳下來,華盛頓號的指揮官估計心里都在打鼓:這是被包了餃子啊!
那這枚讓航母都忌憚的"鷹擊-12",究竟厲害在哪兒呢?
超音速"鷹"的鋒芒
說起這鷹擊-12,那可真不是蓋的。這家伙最拿手的就是速度,超音速飛行,一旦鎖定目標基本就是"誰也別想跑"。
射程400公里,這個數字聽起來可能沒啥概念,咱這么說吧,就是你還看不見我,我已經能打到你了。相比之下,美軍那些防御系統的有效射程也就100公里出頭,這就好比你拿著小刀,人家端著長槍,距離差距擺在那兒。
更要命的是,轟-6K這一架飛機就能掛4枚這樣的導彈。你想想,要是來個機群飽和攻擊,幾十枚導彈從不同方向超音速沖過來,那場面就像是蝗蟲過境,密密麻麻的。估計華盛頓號的雷達操作員看了都得心跳加速,屏幕上全是紅點往自己這邊飛過來,那種感覺可不好受。
殲-16也能掛這種導彈,這就意味著解放軍可以組成立體攻擊網絡。空中有轟炸機遠程投送,還有戰斗機近程護航,海面上護衛艦提供戰場信息支撐。這套組合拳就像是織了一張網,航母再大也得被罩在里面。難怪美軍這次看到陣勢不對,趕緊就撤了。
最關鍵的是,這東西還特別難攔截。隱蔽性強,打擊精度高,飛行軌跡還不規律,傳統的防空系統對付它就像是用散彈槍打蚊子,命中率堪憂。美軍心里清楚,真要硬碰硬,他們那套"宙斯盾"系統未必頂得住這種飽和攻擊。
可美國人也不傻,他們心里其實比誰都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有多尷尬。
山姆大叔的全球難題
華盛頓號這次的"戰術撤退",背后其實反映了美國現在的整體困境。先說彈藥庫存吧,打了這么多年仗,美國的家底也不厚了。烏克蘭那邊還在嗷嗷待哺,中東那攤子事兒也沒完沒了,結果7月2號美國就宣布暫停向烏克蘭交付多種武器彈藥。
這可不是什么"援助策略調整",說白了就是自己都不夠用了。就像一個人同時養著好幾個"女朋友",到月底一算賬,發現錢包早就見底了。
再看看盟友這邊,表面上挺熱鬧。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也跑南海來了,意大利、法國的航母也都露過面,看起來是在"抱團取暖"。可真要動起手來,這些盟友有幾個敢真刀真槍地跟著美國干?菲律賓算一個典型例子,嘴上喊得響,真讓它往前沖,立馬就慫了。距離黃巖島還有28海里就不敢再靠近,這算哪門子的"共同防務"?
說到底,美國現在就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全球這么多攤子要看著,歐洲有俄烏戰爭,中東有以色列和伊朗的恩怨,印太還想搞什么"印太戰略",哪里都想插一腳,結果哪里都使不上勁。這種時候還想在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不是自找難堪嘛。
更尷尬的是,這次華盛頓號帶著這么多"觀眾"來南海,本來是想展示美軍實力的,結果變成了展示"如何優雅地撤退"。那些多國武官估計心里都在嘀咕:這就是傳說中的"超級大國"?反觀中國這邊,思路就清晰多了。
南海新規則的確立
這次黃巖島的較量,其實給整個南海博弈定了個新調子。解放軍這套"非對稱作戰"思維,說透了就是"你有你的航母,我有我的導彈"。不跟你比航母數量,也不跟你拼編隊規模,就是要讓你知道,在這片海域,游戲規則我們說了算。
轟-6K往那兒一擺,鷹擊-12往翼下一掛,比什么話都管用。這就像是武俠小說里的高手,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招式,一劍封喉就夠了。
這種模式對美軍來說確實挺頭疼的。過去他們習慣了"航母外交",開到哪兒都是一副老大的架勢。現在發現,這套在別的地方管用的把戲,在南海這兒不好使了。技術進步改變了游戲規則,距離優勢讓防守方掌握了主動權。美軍想靠近,得先過導彈這一關。
往后看,這種趨勢還會更明顯。美國想繼續在西太平洋保持優勢,就得想新辦法,可現在看來,他們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小了。繼續軍備競賽?錢包不答應。拉攏盟友?各懷鬼胎。搞技術封鎖?中國的發展速度擺在那兒。
至于菲律賓這樣的"棋子",估計也該清醒清醒了。別老想著拉大旗作虎皮,美國自己都泥菩薩過江,哪有心思管你的死活?這次華盛頓號說撤就撤,連個招呼都沒跟菲律賓打,這還不夠明白嗎?到頭來被人賣了還得幫著數錢,這種傻事兒干多了就真傻了。
中國的底線很清楚:南海是中國的南海,黃巖島是中國的黃巖島。誰想來搗亂,解放軍的回應就擺在那兒。這次亮出鷹擊-12,就是在告訴所有人,我們有守護這片藍色國土的決心,更有這個實力。
#優質好文激勵計劃#結語
這場無聲較量背后,其實是大國博弈規則的根本性變化。以前那種"誰拳頭大誰說話"的時代,正慢慢變成"誰技術強誰主導"的新局面。解放軍這次展示的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更是一種戰略自信。
說到底,實力才是最硬的道理。有了過硬的裝備和堅定的意志,別人自然就會掂量著來。華盛頓號的"優雅撤退",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面對越來越精準的反艦武器,你覺得傳統的航母戰術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