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對手澳大利亞隊,雖然這次來的不是全主力陣容,但我們不能有絲毫輕視。澳大利亞籃球的傳統風格非常鮮明,就是體能充沛、對抗強度大、速度快。她們的球員,即使是年輕隊員,身體素質好,作風硬朗,這是她們的底子。所以,別看是二隊,戰斗力絕對不弱,不好打。
我們隊現在的情況,大家也知道,處在一個新老交替的階段,隊伍需要磨合,默契度確實需要時間來提高,這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另外,投籃命中率不穩,這是個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在訓練和比賽中重點解決的一個環節。
說到張子宇,她是我們的一個高點,在籃下有一定優勢,但澳大利亞隊肯定也看到了這一點。她們人高馬大,對抗強,防守經驗豐富,可以預見,她們會想盡辦法限制張子宇,可能會對她進行包夾,干擾她的接球和出手,這確實會給我們帶來困難,張子宇在她們的防守壓力下,發揮肯定會受限,打得會比較吃力,這是比賽的一個關鍵點。
這里就有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如果張子宇在場上被對方重點限制,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她不在場上時,其他隊員能不能頂住?我們的鋒線、后衛線,能不能在失去內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扛起進攻和防守的責任?特別是李夢這次不在,鋒線的壓力更大。后衛能不能在對方的逼搶下,把球有效、及時地傳到內線,或者找到其他進攻機會?這需要考驗我們整體的應變能力和個人能力。
外界有擔心,說我們現在把很多戰術重心壓在張子宇身上,這種打法是不是太冒險?擔心一旦她這點被掐死,整個體系就運轉不起來,這個擔心不是沒道理。籃球是團隊運動,過分依賴任何一個點,風險都很大,對手只要針對性布置,比如加強防守強度,快速輪轉補位,切斷我們內外線的聯系,我們的進攻就會很滯澀。所以,我們不能只有一套打法,如何讓張子宇更高效地融入體系,同時在其他點上開發出足夠的火力,這是教練組必須思考和解決的。確實,如果張子宇被限制住了,或者出現其他情況,我們其他隊員能否展現出足夠的實力來支撐比賽?這是我們需要觀察和應對的。
關于熱身賽的目的,我的看法很明確,勝負固然重要,但這不是唯一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這次六場熱身賽,核心價值在于練兵,讓隊伍,尤其是年輕隊員,在高強度的國際對抗中得到鍛煉,積累寶貴的大賽經驗,通過和澳大利亞這樣風格鮮明的強隊交手,我們能更清晰地暴露問題,看到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比如,對方打快攻、強防守、積極跑動、切斷我們傳球線路時,我們如何應對?這就是我們需要在實戰中學習和提高的地方。即使輸了,如果能從中深刻總結出輸在哪里,短板在哪里,那價值就非常大,回去訓練才有重點方向。贏了,當然好,能提升信心,但同樣需要總結。
反過來講,熱身賽也是相互摸底的過程。我們在比賽中展示自己的東西,對方也在研究我們,我們的強點、常用戰術,對方肯定會看,會分析,會準備應對策略,這很正常。所以我們自己也要有心理準備,對手會針對性地防守,比賽強度會很大。我們要有思想準備,面對對方可能施加的高強度防守、快速的跑動追擊、精準的外線投籃,我們需要提前制定好場上的應對措施和預案。
對于隊員,我的要求是心態要擺正。不要背想贏怕輸的包袱,也不要因為對手是二隊就放松。認真對待每一分鐘,堅決執行教練組的部署,把平時訓練的東西打出來。減少單打獨斗,依靠團隊,分享球,打出整體性。只要大家能拿出訓練中的最佳狀態,團結一致,去拼每一個回合,我們獲勝的機會是存在的。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這次系列賽對我們這支正在建設中的隊伍都是非常有利的。是檢驗訓練成果、發現問題、磨合陣容、積累經驗的寶貴機會。教練組和隊員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利用好這次機會,全力以赴,為未來更重要的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澳大利亞隊是個很好的對手,我們尊重她們,也會認真向她們學習,在比賽中提高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