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溥儀在回憶錄中如此揭秘
這是1980年考古專家,重新清理光緒墓葬時拍下的照片。
1938年,位于易縣的光緒墓葬,被一伙不明身份的軍隊盜掘,尸體遺物也都被翻出來,又塞回去,慘不忍睹。
到1980年時,河北省文物部門再次對光緒墓進行清理、封閉。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盜墓賊們把光緒尸體塞進棺槨時沒放好,現場慘不忍睹。光緒的尸骨,臉被沖下放著,黃色和紅色交織的內外衣,凌亂得搭在尸骨上。
仔細一看,光緒的左腿還被盜墓賊拽短了,右腳上還明顯穿著襪子。
更慘的是,光緒的棺槨被開蓋的皇后棺槨壓著,頂上漏水,不少淤泥、水漬都滴到了光緒的尸骨上。文物部門清理時,難度非常大。
在現場的人,都不禁感嘆,光緒的裝扮,看起來和下葬時的光鮮亮麗,完全是兩副樣子。
清理過后,文物部門發現,光緒的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痕跡,也沒有任何中毒表現,便根據脈案定論:光緒是正常死亡。
隨后,光緒墓葬重新封閉,他的部分頭發、遺骨和衣服則另外保存在了西陵文物管理處。
有關光緒陵墓的事情本該告一段落,可到了21世紀,有關“光緒之死”的傳言四起,專家又開始研究起來,最終在保存好的光緒毛發中發現了端倪。
原來,在西陵保存好的光緒的毛發中,研究人員經過檢測發現,里面還有高濃度的砷元素。砷,是砒霜的一種重要成分。
為了明確這一發現,專家們又研究了隆裕皇后以及當時草料官的頭發,在同環境下檢測,發現光緒頭發上的砷含量,是他們的262倍、132倍。
并且,更詭異的是,光緒尸體上穿著的衣服,每件衣服的胃區部位、系帶部位,砷含量都明顯高于其他部位。
看看光緒腐爛的尸體,再看看這個檢測結果,12位權威專家聯合寫成了《清光緒死因研究工作報告》:光緒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光緒是被毒死的,到底是誰給他的下的藥呢?
為何,在光緒皇帝的脈案中,又絲毫沒有跡象呢?
1908年十月二十日,37歲的光緒突然臥床不起。
同樣重病的慈禧,得知這個消息后,干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宣太醫,而是把溥儀接進了宮。
第二天,光緒突然駕崩,身邊沒有一名親屬和臣子,連個陪著的太監都沒有。只知道,等到他尸體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涼透了。
隨后,宣旨太監就像是提前準備好似的,立馬就把特質的棺材準備出來了。
光緒死后,原本病重的慈禧立刻就精神了,開始洗臉、梳妝,召見軍機大臣、光緒的隆裕皇后,以及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
隨后,一個新皇登基的命令和詔書下達,并且同時下達的還有慈禧的晉升:從太后變成太皇太后。
就在大家都以為,清王朝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慈禧專政”時,下午兩點,用完午飯、準備去午睡的慈禧突然去世。
至此,清王朝亮兩個政治相左的人,一個37歲的壯年光緒,一個是74歲的老人慈禧,前后在20個小時內去世。
而且,這里面還處處透露著不解的謎團。
這其中,最詭異的謎團就是:光緒的病。
光緒皇帝,從小被接進宮中,雖然享受的是錦衣玉食,但處處受慈禧的壓制,大到國家政策,小到晚上的房中事,他幾乎都不能自由決定,一直非常壓抑。
從小就有病根的他,長期壓抑,身體一直不好。
但越是身體不好的人,看太醫就看得越頻繁,身體稍有不適,太醫也就來了。
1908年初的時候,太醫曾給過他診斷:
陰陽兩虧,標本兼病,胸滿胃逆,腰胯酸痛,飲食減少,氣壅咳喘,益以麻冷發熱。精神困憊,夜不能寐。
這個診斷,說白了,其實就是個簡單的呼吸道疾病,雖然身體有點虛,但絲毫不影響健康。
并且,當時的光緒已經經常能夠處理政事,雖然很多事情依然要先遵從慈禧的意見,但早已經比剛被幽禁那會的情況好太多了。
從光緒的角度來說,前途一片大好。
他只要能活下來,就絕對有機會完全掌權。這一點,光緒自己也很清楚。
但是,奇怪的事情是,到1908年,光緒皇帝頻繁地發布詔書,在民間廣泛尋醫。
難道是御醫的醫術太差了?
《十葉野聞》中曾經記載過江蘇名醫陳蓮舫被征召入京,給光緒看病的全過程,充分說明了光緒在看病這件事情上的無奈。
醫官不得問病,太后乃代述病狀,皇帝時時頷首,或說一二字以證實之。殿廷之上,惟聞太后語音,陳則以目視地,不敢仰首。聞太后命診脈,陳則舉手切帝脈,身仍跪地上,據言實茫然未知脈象,虛以手按之而已。診畢,太后又縷述病情,言帝舌苔若何,口中喉中生瘡如何,但既不能親視,則亦姑妄聽之而已。
在整個看病的過程中,光緒基本沒有說話的余地。
病狀,是慈禧太后代為陳述,光緒只能點頭,或者說幾句來印證;
診完脈之后,又是太后來解釋病情,說光緒的舌苔,根本不允許光緒和民間醫生單獨接觸。
一句“既不能親視”,就已經充分說明了光緒和民間醫生相處時的情況。
后來陳蓮舫看完一次病之后,就嚇得趕緊給老太監塞錢,告病回了家。
民間醫生尚且如此,太醫們給光緒看病的時候,只會更像個提線木偶。
內務府大臣增崇是負責帶領眾多醫生入宮看病的官員,根據他的兒子回憶:
從當時的情況看,無論太醫或外省保薦的醫士,給光緒請脈,都得依慈禧的臉色行事。凡干不長的,多半是違背了慈禧心意;干長的則是切合了慈禧的“需要”了。取自察存耆《關于光緒之死》,《文史資料選輯》)
由此可見,后期的光緒皇帝,根本得不到正常的診治,所謂的脈案,也很難有真實的情況。
光緒的脈案怎么寫,全看慈禧的需要。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光緒在1908年前期,脈案上顯示他的身體一直都很好,但是到了十月急轉直下,十月二十日更是直接臥床不起了。
脈案會有這樣的變化,也只能是慈禧在操控。
我想,大概率是,那個時候,74歲的慈禧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她需要光緒死在她的前面。
至于,到了關鍵的執行時刻,慈禧到底是怎么操作的,眾說紛紜。
晚清御史寫的《崇陵傳信錄》中認為,慈禧擔心自己先死,光緒會推翻她的所有政策,損害她的名譽,所以抓緊時間派人毒死了光緒。
即,毒死光緒,是慈禧快速、主動的選擇。
而在英國人寫的《慈禧外傳》中認為,慈禧是個和善之人,光緒的死是李蓮英自作主張。
即,李蓮英擔心慈禧死后,自己作為親信會被光緒清算,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借著慈禧的名義,把光緒毒死了。
甚至,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是袁世凱毒殺了光緒。因為袁世凱和慈禧聯手囚禁光緒,他擔心慈禧死后自己會被清算。
在各種各樣的光緒被毒死的猜測中,有一個共同點是肯定的,要么是慈禧想讓光緒死,要么是慈禧的心腹們想讓光緒死。
而且還有一點是共同的,在沒有科學研究證實之前,這些有可能對當時情況有更深了解的人,都認為光緒皇帝是非正常死亡,要么是被人害死的,要么是被毒死的。
2008年,專家從光緒皇帝的毛發中,發現有大劑量砷元素時,才確認光緒皇帝的死因是砒霜中毒。
而不管是誰動的手,慈禧都難逃罪責。
正如那些脈案一樣,如果沒有慈禧的默許,砒霜不可能下到光緒的飲食里。
只能說,這對名義上的母子斗了幾十年,最終姜還是老的辣。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