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7月7日迎來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拉開季夏的序幕,標志著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即將開啟。
民間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生動勾勒出此時節高溫高濕的氣候圖景。此時北半球日照時間雖然開始縮短,但地表蓄積的熱量卻達到高峰,風中再無涼意,唯余熱浪翻騰。
古人以“食飲有節”應對暑氣,我國各地百姓也孕育出了千姿百態的消暑食俗。這些習俗不僅承載著地理氣候的烙印,更暗含“以食養身,以味寧心”的東方哲學。在四川,冰粉、綠豆湯、涼糕是消夏必備小吃;南方地區也有小暑吃蜜汁藕的習慣。
夏日必備涼茶 圖據受訪者
而在兩廣嶺南沿海,常年溫暖濕潤,一年大部分時間暑氣都很旺盛。當地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之中,制作出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的獨特飲品——涼茶。走在嶺南的大街小巷,涼茶店鋪林立,已然成為當地的風景線。2006年,廣東涼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今,涼茶的飲用人群已覆蓋全國以及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近二十個國家。
值此炎炎夏日到來之際,封面新聞采訪到廣東珠海李氏百草涼茶的第五代傳人李伊琪,聽她講述山川草木之性,如何化為杯中良方。
1
天氣太熱?他們靠涼茶“續命”
在廣東,涼茶被稱為“續命水”,有事沒事,喝杯涼茶,已成為當地人的日常習慣。而伴隨著一部分知名品牌在全球打開市場,在熱氣騰騰的夏天來一杯涼茶,也正在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流行風尚。
李伊琪向記者介紹,涼茶最早的形成和我國東晉時期的醫藥大家葛洪有關。葛洪來到嶺南,發現當地熱氣嚴重,瘴癘流行。那時缺醫少藥,葛洪便就地取材,悉心研究各種溫病醫藥。后世嶺南的勞動人民,又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誕生了獨具嶺南特色的涼茶。關于涼茶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如今依然廣為流傳。
涼茶配制需要的藥材 圖據受訪者
每當夏日炎炎,廣東人喜歡來一杯涼茶解暑。涼茶雖然叫“涼茶”,但一般要喝熱的,而且配方里也沒有茶葉。李伊琪提到,涼茶通常是苦味,之所以有“涼”字,是與傳統中醫藥學中的性涼有關。提到涼茶,許多人腦海里會自然浮現幾個大品牌的名字,但實際上涼茶的種類非常多,主要原料大多是“三花三草一葉”:“三花”即金銀花、菊花、雞蛋花;“三草”即仙草、夏枯草、甘草;“一葉”為布渣葉。
其具體制作技藝,以李氏百草涼茶為例,大概有選料、入煲、加水、熬制、存貯等幾大步驟。煲制涼茶通常用瓦罐,熬制則多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燉的方式。李伊琪還介紹,傳統涼茶通常是當天煲制當天飲用。但隨著現代包裝、真空存貯等技術的提升,涼茶不僅能隔天飲用,甚至也被制作成了固體顆粒的形式,有了更長的保質期。
藥食同源的涼茶,是廣東人應對炎熱潮濕氣候的“神器”。除了解暑,涼茶還有清熱解毒、去火除濕、生津止渴等作用。
2
她從澳洲回到家鄉 想讓涼茶“熱”起來
李伊琪是名85后,曾在澳洲念書,但最終她選擇回到珠海家鄉,傳承家族涼茶,試圖讓涼茶“熱”起來。“人一旦出了國,就會很想念祖國、家鄉。”李伊琪提到,在國外念書時,她也時常有喝涼茶的習慣,外國同學不了解,問她為何要喝這么苦的東西,她常常生出一種自豪感。每每身體稍有不適,她就更想念家中長輩熬的涼茶。
李伊琪出生于珠海一個中醫世家,其家族傳承的李氏百草涼茶配制技藝,已于今年年初被列入珠海市第十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早在2006年,李氏百草涼茶中的外感平安茶和廿四味涼茶秘方,就與其他地區的涼茶配方一起,助力涼茶成功申報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學生們在李氏百草研學 圖據受訪者
2015年,李伊琪回到珠海,從父親李漢輝的手中接過涼茶傳承發展的重任。她不僅改良了配方,還推動研發李氏百草的袋裝和速溶涼茶,希望能讓飲用涼茶更便利,同時也更有利于打開市場。除此以外,他們也為學生研學提供教學場所,讓更多的孩子們參與到涼茶的歷史學習中來,也親自觀看和體驗涼茶制作技藝。
“涼茶歷史悠久,李氏百草涼茶也已有百年歷史,它是地方的標志,是在我們珠海的地方文化上延伸發展出來的,我不希望它被遺忘。”李伊琪說,得益于幾大涼茶在全球打開了市場,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涼茶的文化,涼茶制作技藝也受到廣泛認可。但近年來隨著奶茶、果茶等飲品在各地的興盛,許多涼茶鋪也受到了沖擊,涼茶的傳承發展還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在她看來,很多研學的學生都對涼茶非常感興趣,但要持續傳承制作技藝,還是需要長久堅持,“尤其還要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辨別藥材等等,其實是比較艱苦和枯燥的。”但李伊琪堅信,涼茶文化已經越走越好。
涼茶的“涼”,從來不在溫度,而在苦后回甘的熨帖,也是千年來中國人將山川草木熬制成智慧的史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