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的都是成本,搶來的才是未來。
正文
近日,一汽豐田正式啟動從北京至天津濱海新區的搬遷工作,此后銷售公司與天津生產基地的車程縮短至10分鐘,旨在有效強化生產、研發與銷售協同。
3000萬租金是省下了,骨干卻走了上百號人,還鬧出了不小的動靜,不少人的勞動仲裁已在路上。
與此同時7月1日,一汽豐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銷售數據,成為觀察轉型成效的另一窗口。
具體數據來看,1-6月累計銷量377,821臺,同比增長16%。其中電動化車型占比49%,實現銷量185,157臺;高端車型(TNGA-K平臺以上)占比60%,實現銷量226,556臺。
作為昔日的合資巨頭,一汽豐田在油電轉換的浪潮中,已落至降本增效、被迫裁員的境地,轉型陣痛可見一斑。而上半年亮麗的銷量成績單,真能為這艘艱難轉身的巨輪贏得喘息之機嗎?
平穩下的結構性隱憂
與銷量遭到大幅下滑的一眾合資車企們不同,一汽豐田在最近幾年的整體銷量保持得相當平穩。在2021年達歷史峰值86萬輛后,2022-2024年銷量均維持在80萬輛左右;2025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為37.8萬臺,同比增長16%,這個數據已經很好看了。
但表面穩定的銷量背后,產品結構已發生劇烈的重構。
目前一汽豐田的燃油車銷量依舊占據著主導地位。以2024年的數據來看,增長極轉向SUV與高端車型。
2024年,SUV全系銷售459766臺,同比增長12.4%,占總銷量57.5%。其中RAV4榮放(參數丨圖片)、卡羅拉銳放、格瑞維亞等都保持了不錯的增長。TNGA-K平臺高端車型占比55%,亞洲龍、皇冠陸放銷量穩定,需求堅挺。
但傳統核心車型卡羅拉銷量2024年銷量驟降至11.4萬輛,較2021年暴跌47.2%,折射A級燃油車市場在新能源沖擊下的系統性潰退。
雖然純電車型bZ3在2024年賣出了5.1萬輛,暴增96%,但月均僅4000余輛,依賴比亞迪三電技術,未形成技術壁壘。今年前5月累計銷售1.25萬臺,同比下降23.5%,增長動能衰竭。
而一汽豐田的另一款純電車型bZ4X銷量并未公布,一直處于市場邊緣。
雖然一汽豐田在上半年的銷量中表示電動化車型占比達到了49%,但其實以THS II技術的混動占比主導,純電僅靠bZ3支撐著,對比行業技術轉型滯后。
同期比亞迪純電車型海鷗年銷35萬輛,華為智選車月銷破萬。一汽豐田純電比例過低,在合資陣營里也算不上前列。
而一汽豐田能夠成唯一連續兩年正增長的主流合資品牌,背后是激進的價格策略——以價換量,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據有關媒體不完全統計,2024年的“618”,一汽豐田舉辦特賣會,宣布卡羅拉銳放降至9.98萬(限時優惠3萬),卡羅拉降至7.98萬(限時優惠4.3萬)。
同年12月,一汽豐田再度發布優惠購車新政策,多車型享2.3萬元置換補貼,皇冠陸放等高端車型也加入價格戰。
更可怕的是以價換量下,經銷商體系不斷承壓。一汽豐田曾被爆出2024年退網經銷商超50家,北京地區從24家縮減至20家以下,退網數量較2023年翻倍。2024年強壓的80萬輛目標在進一步惡化渠道生態。
總結來說,一汽豐田靠著價格戰以及SUV跟高端車型維系著銷量,但卡羅拉等基盤車型失速,純電車型還未形成接力,整體產品結構有點青黃不接。再加上經銷商退網潮恐引發服務網絡崩塌,一汽豐田所面臨的銷售壓力依舊不小。
燃油車賣不動的代價由誰承擔?
油車賣不動,直接導致產能閑置。一汽豐田在成都、長春與天津的三座整車制造工廠年產能超過120萬輛,以2024年的銷量算,其產能利用率已不足70%。
苦苦維持著銷量,代價則壓在了員工身上,搬遷引發上百名骨干離職,補償爭議與社保遷移糾紛不斷。
而外方戰略失誤是根源,日籍高管堅持混動優先,2023年仍將70%研發預算投入燃油發動機,而比亞迪DM-i已迭代至第五代。說到底外方將中國視為代工廠,而非創新策源地。
合資公司想要重現輝煌,此刻只能依靠本土決策者,只有中國領導人更能了解中國純電市場情況,以及產能與需求的錯配問題。
而要做到這一點,合資公司得打破“外資遙控”的狀態,改改它的一貫作風了。
2025年5月,李暉(原廣汽豐田執行副總)接任豐田中國總經理,終結了日籍高管壟斷22年的歷史,此舉被行業視為豐田向中國市場的“放權求生”。
一汽豐田的銷售總經理董修惠同樣掀起決策革命。營銷方面,今年上半年建立客戶運營中心,推出“時光煥新計劃”置換補貼最高2.3萬元,緩解經銷商壓庫壓力。
打破日方技術否決權,新車型由中國工程師王君華團隊全權研發,開發周期從36個月壓縮至18個月,快速響應中國市場偏好。
今年上半年全新bZ5的上市就是這場變革交出來的首份成績單。
bZ5電池是弗迪的磷酸鐵鋰、電機是比亞迪的200kW電機,并且智駕也做到了本土適配,Momenta 5.0系統+一顆激光雷達和單顆Orin X芯片,可以實現和鉑智3X一致的高階城市NOA功能。
價格方面也給出了足夠的誠意,這臺中型純電SUV,起售價12.98萬元,頂配不到16萬。
可以說,一汽豐田也算是跟上了廣豐、東風日產的步伐。
但有意思的是,上市至今一汽豐田依舊沒有公布bZ5的具體訂單,只得一句“全新bZ5成為爆款潛質車型”。看來一汽豐田的轉型之路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當中國領導人接過權杖時,對于一汽豐田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必須努力將銷量增長進化為價值增長、擺脫價格戰,否則今日油車銷量平穩帶來的喘息,不過是下一個寒冬來臨前的短暫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