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首次參與科技感十足的聽證會!”在臺前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指揮中心,省人大代表蔣平望著大屏幕上回歸農業用途的83.26畝設施農用地的高清影像,由衷地發出贊嘆。7月1日,該院召開了一場可視化的公益訴訟檢察聽證會,通過實景對比、現場無人機視頻實時傳輸等形式,讓整改成效“一鍵可覽”。
2025年3月,該院發現83.26畝設施農用地被非法占用進行羽絨服拆解工業生產,這不僅改變了土地用途,更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2025年4月,該院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要求依法履職,督促開展整改工作。為確保整改落到實處,在法定整改期限屆滿后,該院決定召開案件整改情況驗收聽證會,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聽證員。
此次聽證會創新性地將公益訴訟指揮中心打造成“云端驗收平臺”,通過對比視頻的形式向聽證員展示發現問題、督促推進、整改完畢的全過程。現場,無人機實時傳回案涉設施農用地畫面,聽證員通過指揮中心的大屏幕觀看整改效果。
一名聽證員說:“檢察機關敢于讓我們直面公益訴訟案件現場,借助科技手段讓公平正義以更加可感觸的方式呈現,是檢察機關對辦案質量充滿自信的表現,讓我們感受到了檢察智慧和檢察力度。”
“我院將持續深化公益訴訟指揮中心數字化應用,構建公益訴訟案件整改‘云驗收’常態化機制,通過多維度可視化數據追蹤、實景對比呈現整改成效,以數字賦能提升辦案質效,以檢察擔當筑牢國家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屏障。”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振濤說。(河南法治報記者 賈鵬虎 通訊員 田源 趙一欣)
編輯:王海鋒
審校:翟保明
審核:陳亞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