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暑期來臨前,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全院12個部門23名干警組成的"講師團",來到朝陽區外國語學校,為新高一年級的同學帶來一場"檢愛同行 共護花開"主題法治教育活動。
6月的一天,朝陽區檢察院收到了來自北京市朝陽區外國語中學的"普法訂單":"檢察官,我們想讓同學們深入了解司法公正和檢察履職,但是一堂講座不夠深入,能否為我們開設一些分專題的選修課呢?"
在朝陽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主任練虹怡看來,這種普法形式并不陌生,因為近年來,依托朝陽區檢察院"走進校園課堂"專項工作,分類、分專題、分層次的法治課在持續完善中,干警們入校普法的形式越來越新穎,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練虹怡認為,"如果能創新工作方法,融合全院‘四大檢察’教學資源,讓走進校園課堂的成果不僅僅停留在普法課堂之內,會更有助于織密校園內外未成年人綜合保護網。"
就這樣,7月2日,一場由全院12個部門23名干警組成的"講師團",帶著8個涵蓋"四大檢察"多條線業務的主題課程,來到朝陽區外國語學校,為新高一年級的同學們帶來"檢愛同行 共護花開"主題法治教育活動。
報告廳內,朝陽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電影《第二十條》聯合編劇王天毅,以電影片段為引、真實案例為證,開啟同學們對法治精神與自我保護的深刻思考之門。大課結束后,200余名同學按興趣自主分流至七間教室,由各部門干警自主研發的七場互動課堂同步展開,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等"四大檢察"職能得以全方位呈現,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檢察職能博覽會"。
在法治互動課堂上,檢察干警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想到的各種線索,以及關于課程的改進建議,逐一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入校普法工作的新思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