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互聯網上青島大學一位宿管大爺因居住條件簡陋而熱死,引發眾多人關注,因為是謠傳,但是今天青島大學發布了情況說明。
據我和青島大學在校的學生們溝通了解,在事情發生的初期,學校并未正面回應事件而采取了刪帖,壓熱搜等手段抑制學生發聲,導致學生有大量不滿情緒。
據了解,這位大爺生前和學生關系十分友好。大爺十分喜愛小貓,收留了學校很多流浪貓,自己省吃儉用舍不得花錢,去給小貓裝了三臺電風扇,害怕小貓咪夏天很熱。很可惜,小貓們并沒有感覺到有很很熱,但是大爺卻在一個清晨因中暑離世。
但也是一個很樂觀開朗的人。據同學們回憶,大爺省吃儉用,經濟并不是很寬裕,每天吃的都是水煮面條,卻又經常自責,覺得自己沒有錢帶小貓看病。有學生表示大爺償幫同學修電動車。
春來暑往,麥子熟了一回又一回。秋去冬來,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大爺去始終被困在只有7㎡的小屋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麥熟。
但是今年他見不到了,。就在出事的前兩天,大爺還從學生們扔掉的東西中撿到了一件棉襖和一雙棉鞋。并很高興的告訴學生自己可以留著冬天穿,可是卻永遠等不來冬天了。
山東最近天氣熱的發狂,前天寫的關于煙臺一個學校的情況,里面領導人最后說了一句話,我之前其實很不認可,但是今天想來好像確實是這樣,說現在中暑送醫院的是個別體質不好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沒有問題的。這句話確實說的對,但是學校里面除了學生,還有很多工作人員,學校的工作人員和領導自然也是年紀大,體質比不上學生的。但是領導有空調吹,學生有體質可以熬,學校的工作人員什么都沒有。
看到這個消息我是非常非常恐懼和難過的,因為我的母親也是一個學校的工作人員。她所在的地區也是非常炎熱的地區之一,徐州的溫度也能達到40度左右。她是學校掃大街做綠化的,這幾天她一直在跟我們講:“很熱,不想工作。”我們也只是勸她能休息就休息,能偷懶就偷懶,卻沒想到2025年了,高溫依然會使人致死。
從前只是當沒有空調是體驗性的身體不適,是為了追求更安穩舒適的生存環境,甚至在我發的文章中很多人批判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熱一熱沒什么大不了的。下面其實也有人回復:“確實,還喘氣呢,代表還活著,反正熱不死。”但是現在真的熱死人了。
這樣天氣下老年人確實很危險,昨天還看到了相關新聞報道,說有70歲的老年人因不舍得開空調導致熱到中暑,精神恍惚。但是有空調不舍得開和沒空調硬捱是不一樣的,大爺死在了青島大學裝空調的最后一個暑假。
大爺離開之后,很多學生自發的懷念他。
大爺值班的小小門房門口,擺放上了同學們自發購買的鮮花表示祭奠。
在互聯網上,大量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和大爺的相遇
總能看到大爺一臉慈祥的看著自己收養的流浪小貓玩耍。
當學生們去和小貓玩的時候,也能看到大爺一臉笑臉,十分開心,仿佛將小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同學們當成了自己孩子的朋友。
大爺的孩子可能遠走他鄉,為生計奔波,大爺出來工作可能也是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但是哪有家長不會想念自己的孩子呢?大爺將小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情感的寄托。
但是小貓不會說話,小貓不能為自己的父親發聲執言,小貓剛生了一窩小小貓。但是小小貓們再也見不到大爺了。
不知道小貓們會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感覺。
不知道小貓們在之后避暑的時候會不會想起曾經那個笑著給自己吹風扇的老人?會不會想起曾經將自己驕傲的展示給同學們的老人?會不會想起那個被拖欠了工資卻依舊想讓小貓們吃飽穿暖的老人?
小貓們不知道它們也不會出聲詢問,它們只知道自己原來住的小屋門口擺滿了鮮花。過段時間它們可能還會發現自己曾經住的小屋或被拆倒,或住進新人。
流浪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家。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很感性。我想這件事情不用再有太多的理性分析。就像是當時懷念吹哨人一樣,我在懷念一個并不認識的被可以載入史書的夏天熱死的老人。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老人。
一個本可被避免的夏天的燃料。
一個平平無奇的無產工人,這個工人是外包出去的,并沒有勞動合同。
一個苦命人。
一路走好!一個我不知道姓名的可憐的苦命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