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孩子們紛紛開啟"放養模式",而家長們則開始頭疼如何安排"神獸"們的假期生活。但在重慶,一位被稱為"宇宙舅舅"的龔玲軍卻用五年時間,把暑假過成了全網羨慕的"親情狂歡節”。
五年前的那個暑假,龔玲軍的面包店突然變得格外熱鬧——三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的16個孩子自發組團來"幫忙"。孩子們在店里踮著腳夠柜臺、笨手笨腳地學做面包、嬉笑打鬧的場景,讓龔玲軍忍不住拿起手機記錄。這些最初只是為了留存家族記憶的隨手拍,卻意外在網絡上走紅,開啟了"宇宙舅舅"的年度親情連續劇。
從需要舅舅抱起來才能碰到操作臺的小豆丁,到如今能獨立完成烘焙的"小師傅”,從初來乍到時躲在角落的靦腆小孩,到現在能組織家庭活動的"孩子王”,每年固定的"全家福"里,孩子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長高,而唯一不變的是每張照片里溢出的笑容。
面對"養16個孩子會不會很累"的疑問,龔玲軍算了一筆賬:每天六菜一湯,開銷近千元;家里永遠像被"洗劫"過的戰場;要記住每個孩子的喜好和忌口......但所有這些辛苦,在妻子的一句"家族團聚比什么都重要"面前都變得值得。
更讓人動容的是,孩子們用最純真的方式回應著舅舅的愛,大孩子主動承擔洗碗拖地等家務,讓舅舅舅媽能喘口氣,秘密籌備生日驚喜,把平時酷酷的舅舅感動到眼圈發紅,甚至用攢下的零花錢給舅媽買禮物,只因"舅媽照顧我們最辛苦"。
在這個親情越來越"快餐化"的時代,"宇宙舅舅"家的暑假顯得尤為珍貴。當很多家庭把"帶孩子"視為負擔時,他們選擇把假期過成親情培育課;當越來越多孩子沉迷電子設備時,這群外甥卻在學習如何用勞動換取快樂。
大家族的煙火氣,才是治愈現代人孤獨感的良藥。當16個外甥年復一年地奔赴這場親情之約,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舅舅的無私付出,更是一種正在消失的傳統親情模式的鮮活樣本——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血濃于水的聯結永遠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