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對美國妥協了,這也正常,畢竟美國市場對越南太重要了,2024年越南超過90%的貿易順差來源于美國,一旦失去了美國市場,越南的外貿就塌了,不是夸張說法,是正常表述。其他東南亞國家和越南類似,所以他們對美國的妥協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客大欺店不僅僅讓越南沒有活路,也讓日本沒有退路。本世紀以來日本貿易順差最高時期是2004年的93.4億美元,隨后中國出口崛起,日本貿易順差下降,從2011年開始出現貿易逆差,隨后逆差快速擴大,雖然在2016和2017年出現短暫翻正,但是總體趨勢已經不可改變。
美國對日本來說有兩個角色定位,在2007年以前日本在美國確定的世界分工體系內賺錢,中美關系破冰以后最積極進入中國的就是日本企業。
中國逐步復興之后就要靠對美國出口賺錢,2024年日本對美國出口總額1482億美元,占日本出口總額的20.7%。這個比例還不是最關鍵的,美國對日本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它是日本最主要的貿易順差來源,在對美貿易中實現了577億美元的順差,其中28%是汽車產業貢獻的,日本的出口完全就是靠美國活著,如果失去了美國市場,日本就徹底完了。
現在特朗普要對日本下手,提高關稅,特別是汽車關稅,就會導致日本的貿易逆差急速擴大,到時候日本靠什么生存于世?
為了生存,日本會讓日元大幅貶值,我感覺很大概率要貶值到200以上,也就是在現在基礎上貶值40%以上。
如果失去了美國市場,日本企業就需要在東南亞,拉美和中東市場和中國企業激烈競爭,日元大幅貶值是不可避免的。
在貶值的這段時間,資本大量逃出日本,跑到美國,這對美元企穩有很大的幫助,也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條件,所以特朗普對日本的關稅逼迫非常有效果,一箭三雕:
? 第一,幫助美國制造業回流,哪怕吃下日本這1400多億美元的進口的一半,也能創造幾十萬人的就業,這可是工業領域的就業,不是餐廳刷盤子的。同時,工業重新崛起,幫助美國降低全社會工業品的成本。
在美日關稅還沒確定之際,臺積電已經宣布推遲日本建廠計劃,優先去美國建廠,去美國建廠的成本更高,但是現在對日本加關稅對沖了成本。類似臺積電這樣考慮的企業還會很多,包括日本本土的企業。
? 第二,穩定美元,穩定美債。
貿易逆差縮小,同時讓資金從日本回流美國,都對美元的穩定發揮很大的作用,美元穩定了,美聯儲就有了大幅降息并且開啟QE的理由,讓特朗普可以大幅增發美債,緩解美股的財政壓力。
? 第三,倒逼中國。
一旦日元大幅貶值,日本制造業的優勢就會凸顯,日本商品在國際市場和中國搶市場份額,人民幣和其他亞洲貨幣不得不跟著貶值保住市場份額。
2018年以后美國已經知道無法吃下中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吃下歐洲和日本,所以特朗普要吃下日本,短期對美國的幫助很大,但是長期來說危害更加明顯,沒有經貿關系作為紐帶,美日關系會徹底破滅,從盟友變成仇敵。美國總統的任期太短了,很多政策還沒有發揮效果的時候就已經換人,所以特朗普只需要考慮短期利好就行。
日元貶值的后果就是日本通脹會大幅走高,2022年以后日本的通脹已經開始走高,未來估計要走高很多年,而且有可能突破10%,變成惡性通脹。
未來的日本有點類似85年-95年這段時間的中國,工資低,高通脹,由于資源匱乏所以要保出口創匯,不得不犧牲國內民眾的福利,導致日本國內各種矛盾爆發,到時候日本女人組團去海外當保姆也不算稀奇。
全世界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的國家必須要依靠特別的手段獲取外匯,柬埔寨和緬甸的主要外匯來源是電信詐騙,印度除了電信詐騙以外就是印度人出國打工,菲律賓女傭全世界知名,或者是索馬里海盜,墨西哥毒梟。日本一旦沒有了工業基礎,最后靠日本女人出口創匯其實也正常,不用覺得特別驚訝。
現在的俄羅斯人懷念80年代以前的蘇聯時期,日本人會懷念60-80年代,韓國人懷念70-90年代,美國人也會懷念蘇聯解體到2008年之間的這段時間,就好像現在很多人懷念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后的那段高速發展期,但是中國和他們不同的是中國會再次復興,而其他國家不行。
經濟越來越差,會促使日本脫離美國的控制。這很正常,在經濟壓力面前,什么民主自由都可以見鬼,日本人以前之所以親美是因為美國能帶給日本好處,好處消失,日本會轉變成仇美恨美。
再親美的日本人,當負擔不起家庭日常開支,當必須要送妻子出國打工,當看到孩子交不起學費的時候,也會崩潰的,他們會自發集合起來的把美軍送走,讓美國徹底的離開東亞。
美債的危機是特朗普造成的,但是爆發是在拜登時期,美日關系的破滅也是特朗普造成的,但是日本真正爆發大規模反美行動也是在特朗普之后,因為危機發酵需要時間。
很多國家會和日本類似,如果東南亞國家無法從美國賺錢,他們對美國的態度就和日本差不多,如果德國不是和美國貿易順差,德國也會順勢自己發展武裝力量,脫離美國,脫離北約。
德國和法國的總人口和俄羅斯差不多,只要他們聯合起來,在歐洲方向是可以和俄羅斯對抗的。美國要他們把軍費開始提高到GDP的5%,同時又不允許他們從美國的貿易中賺錢,那他們要美國干嘛?
上個月的北約峰會,西班牙公開拒絕把軍費開支提高到5%,被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痛批。
其實很簡單,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了,靠近俄羅斯的國家認為安全受到了威脅,可是西班牙是南歐國家,對他們威脅最大的是非洲的非法移民,讓他們增加開支保護其他國家,阻力自然非常大。
地理條件和美國的退場會讓北約解散,而關稅又會讓歐盟和美國分道揚鑣,和日本有所不同的是德國好歹還有歐盟這個市場,日本是真的沒有后方根據地。
以往美國建立的全球軍事體系已經破產了,很多歐洲國家和俄羅斯并沒有特別大的沖突,根本沒有必要把很多用于民生的資金轉投國防,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也沒有意義增加軍費開支,因為加了也沒有辦法對抗中國,加再多都沒有意義。
更嚴重的是美國建立的全球貿易體系會被關稅戰打崩盤,很多國家無法從美國市場賺到錢以后,就會考慮嵌入中國的全球分工體系,全世界只有中國具有統籌全球工業分工的能力,其他國家必須要想辦法在這個分工中占據一席之地。
比如說越南,現在越南的經濟支柱是消費電子產業,他們學習日本和韓國,重點發展幾個資本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和中國高度重合。如果越南和中國一直競爭,最后它會輸得很慘,如果和中國達成默契,把價格一起抬高,雙方的日子都會好過。
全世界都會這樣想,只要和中國停止對抗,主動和我們達成市場分配方案,日子就會很快好起來,這有點類似歐佩克組織。既然歐佩克可以分配全球石油產量以控制油價,為什么手機不可以,汽車不可以,紡織服裝不可以,所有行業都可以形成歐佩克組織。
當我們把市場份額逼到一定程度以后,價格戰就會自動停止,最典型的就是家電行業,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家電行業的財報,在其他行業都被內卷傷出血的時候,家電行業三巨頭的毛利率居然在這十幾年波動不大,究其原因就是家電行業在十年前就完成了行業壟斷,巨頭開始不打價格戰了,非常默契的把毛利率維持在25%以上,下圖是美的集團的毛利率,這種毛利率連汽車和半導體都達不到,難道家電比汽車和半導體的技術含量還要高嗎?
當光伏,鋼鐵,汽車,半導體等各個行業都把全球主要競爭對手卷死,搶占了足夠多的市場份額以后,就可以和沒有死的部分國家談合作了,瓜分市場份額。在此之前,可以在鋼鐵,水泥等行業實行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把行業利潤率提上去,這個行動可能已經開始了。
也就是未來的全球產業分工由我們來做,因為我們的成本最低,市場份額最大,我們同意了瓜分全球市場的方案,別的國家只要配合就可以了。
主要和我們談產業合作,主動融入中國的工業體系,才能和中國企業達成默契,共同把行業利潤率推上去,要不然一就一直競爭到底,全世界會想明白這個道理的。
當全球分工重構之后,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大幅降低,高關稅保護了美國的產業,也讓美國的出口降低,美國那些受益于全球化的地方利益大損,最重要的就是加州。
美國科技巨頭會從全球化企業變成北美企業,北美市場貢獻的利潤在美國科技企業中占比會越來越高,而中國企業的海外業績占比越來越高,也就是中國搶占美國的全球市場份額,這一點其實已經有趨勢了,在1月份的文章《》中說過。
如果加州不反抗,那就意味著共和黨吃下了民主黨,沒有全球化的滋養,民主黨會逐漸衰敗滅亡,包括馬斯克也會衰敗。
馬斯克已經放棄了登陸火星的計劃,主要不是因為特朗普削減了NASA的開支,而是他自己玩不下去了。他的星艦已經爆炸了很多次了,發射十幾次沒有一次是完完整整的成功,究其原因,是美國工業體系已經無法支撐他的想法,最終一定會失敗,再繼續下去其實也沒有意義了。平時不好好學習,考100次也得不到高分,這是自然規律。
如果民主黨反抗,就會爆發內戰,關鍵是民主黨拿什么反抗?所以民主黨很難改變特朗普搞的退守北美計劃,退守北美這個過程會讓美元長期貶值,有點類似以前俄羅斯盧布的走勢,因為它需要用廉價美元確保美國制造業具有競爭力。
其實到最后,還是要和我們談市場份額如何分配,只要不談,就會被我們一直卷到死。比如說半導體,如果不談市場劃分,我們就會對半導體持續補貼,在全球市場打擊美國企業。美國受到足夠教育的人少,根本無法支撐全工業體系,他們不得不放棄大部分產業,轉而重點支持少部分利潤高的產業,最后成為大號的日本。
關稅戰對出口的影響后面會逐步發酵,還有歐盟對中國商品的限制,都會促使國內的重點就是反內卷,很多行業開啟供給側改革,把資產價格推上去,把CPI也推上去。
文章最后給星球打個廣告,星球做了一些改版,現在是對公眾號文章的一種補充和升華。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