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達成貿易協議之后,原本準備和韓國于7月25日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然而最后時刻,美國卻擺了韓國一道。
據環球網報道,7月24日,美國以財政部長貝森特“臨時有事”為由,取消了本該于25日舉行的美韓“2+2”經貿磋商,更過分的是,韓方收到消息時,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具潤哲已經到了機場,準備登上赴美國華盛頓談判的飛機。韓國企劃財政部聲稱,雙方將盡快重啟相關會議。
(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具潤哲)
臨時爽約還用這么敷衍的理由,可見美國壓根沒把韓國放在眼里,韓國此前的一系列示好言行都錯付了。
自從李在明就任韓國總統以后,曾多次表示希望盡快改善與中國的關系,然而這就被一些人解讀為其過度親華,為了向美國表忠心,李在明還特意出來澄清稱,美國一直是韓國最重要的盟友,他在處理所有問題時,都將努力把韓美同盟和韓美關系放在首位,希望美方不要誤會。另外根據韓媒的報道,李在明此前曾受到中方的邀請出席中國9月的閱兵式,但是為了不得罪美國,李在明可能會選擇缺席。如今看來,韓國的這些所謂的示好,壓根討不了特朗普的歡心。
從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韓國和美國的貿易談判一直沒有取得進展,韓國希望美國能夠完全豁免或減少對韓國的“對等關稅”以及對鋼鐵和汽車等特定行業的關稅,但雙方在農業和畜牧業領域存在很大分歧。眼看韓方始終不肯讓步,特朗普選擇升級威脅,他已經致信李在明,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韓國輸美產品征收25%的關稅。
特朗普在與任何國家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時,幾乎總會要求別國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一是因為美國農業從業者大多數為共和黨的擁躉,這樣做可以討好選民;二來農產品是美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大批量出口的產品。預計這次韓國談判人員將面臨較大的壓力,特朗普團隊不會輕易在這個問題上讓步。
(美國大豆)
在這之前,日本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就已經在農產品進口一事上低了頭,日本同意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對美國開放汽車、大米等市場。雖然日本首相石破茂解釋稱,根據貿易協議,是在日本現行的大米“最低準入制度”下,增加從美國進口大米的比例,此舉不會犧牲日本農業。但很顯然日本是在為美國的大米買單。
日本這個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盟友尚且如此,更缺乏籌碼的韓國的談判前景恐怕不樂觀。從美國財政部長臨時爽約就能看出來,更著急談判達成貿易協議的顯然是韓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爽約)
總而言之,韓國不愿意一味妥協,美方鐵了心收割盟友,最后雙方肯定會達成貿易協議,但這份協議具體偏向哪一邊、韓國會不會像日本那樣被迫接受較為嚴苛的貿易條款,就要看李在明政府有沒有能夠影響特朗普的籌碼和手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