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驅動力,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治理體系,深度挖掘徽文化中“謙讓和合”的善治基因,將鄉土資源轉化為治理動能,持續推動簡約適度、重情輕利的婚俗新風尚在鄉村落地生根。
作為黃山市首批婚俗改革試點,楊村鄉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將婚俗新規融入村規民約,實現 “軟引導” 與 “硬約束”的有機結合,今年以來該鄉9戶婚嫁家庭中,4戶實行零彩禮、5戶推行低彩禮(不超過5萬元),成為當地婚俗變革的生動注腳。
梅川村村民謝愛華的女兒2024年與遼寧沈陽籍新郎舉辦婚禮時,面對地域婚俗差異,她主動簡化儀式流程,不僅未收取彩禮,還為新人籌備了生活物資。“孩子過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何必糾結彩禮多少。”謝愛華的選擇折射出當地群眾觀念的轉變。
為強化示范引領,楊村鄉將抵制高額彩禮、反對鋪張浪費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和積分制管理,通過建立“紅黑榜” 公示機制,對零彩禮、低彩禮家庭進行表彰,對攀比行為予以監督。村民謝秋華坦言:“以前辦喜事怕簡單了沒面子,現在大家都認可簡辦,只要孩子開心,父母自然支持。”
村黨支部書記謝永琦介紹,“紅黑榜”實施后,村民主動晾曬家風成為新風尚,婚喪大操大辦現象減少近六成。
在全域推進層面,徽州區依托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建立農村高額彩禮綜合治理聯席會議制度,將徽州家風家訓中的“重義輕利”理念融入治理實踐,提出彩禮不超過5萬元的倡導性標準,并打造“情定靈山”集體婚禮品牌,2024 年吸引30對新人參與簡辦儀式。
“我們既要用徽文化的溫度浸潤人心,也要靠制度保障形成長效。”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葉建斌表示,該區正推動村(社區)將移風易俗內容全面納入村規民約,培育12個移風易俗示范點,通過黨建引領、文化浸潤、群眾參與的多維模式,為鄉村善治注入文明動能。
當前,徽文化滋養下的婚俗改革正從試點探索邁向全域實踐,隨著紅白理事會、鄉賢調解等機制的深入運行,“輕利重情”的婚俗新風正成為徽州鄉村文明振興的鮮明標識。(江大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