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88周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向宛平城悍然開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中國人民共赴國難,展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之戰,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銘記歷史,才能不忘國恥,才能真正的自強。
可是,現在的日本政府,卻在其歷史教科書上煞費苦心的隱瞞歷史真相,甚至于還篡改歷史。
日本政府不僅僅拒不承認其滅絕人性的侵華戰爭,更甚至于在其歷史教科書上將“七七事變”的爆發誣蔑為中國人引起。
昨天,新華社和央視等國字號媒體紛紛發布重磅新聞評論,抨擊日本政府這一倒行逆施的惡劣操弄。
在日本東京書籍出版的初中教材《新編 新社會 歷史》和令和書籍出版的《國史教科書(第7版)》中,日本政府關于盧溝橋事變的描述是“1937年7月,日中兩軍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武力沖突,日中戰爭爆發”“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附近進行夜間演習時遭到不明槍擊,8日拂曉,日軍攻擊國民革命軍的陣地,兩軍陷入交戰”……
即在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日本之所以炮轟宛平城、入侵中國,只是因為日軍在演習時遭到槍擊,它們只是在自衛。
這種造謠污蔑、倒打一耙、隱瞞真相、篡改歷史的伎倆,其實就是日本右翼洗腦機構——靖國神社游就館中的說辭,日本政府居然把它完完整整的寫入到歷史教科書。
事實上,目前這種捏造、歪曲、否定真實歷史的歷史修正主義依然籠罩著日本教育界和媒體界,籠罩著日本社會、日本政壇。
這背后所展露出來的,不僅僅是日本長期以來拒不承認其滅絕人性的侵華戰爭,更展現日本長期篡改歷史、長期在試圖將日本由侵略國變成受害者的陰謀,妄圖把罪惡滔天的侵華戰爭敘述為日本的合法自衛。
只是日本再篡改歷史、倒打一耙,也無法遮掩歷史真相。
且莫說日本教科書里所謂的日本侵略軍是先遭到中國軍隊的槍擊是在造謠污蔑,即使是真的,那也是中國軍隊在抵抗侵略。
日本侵略軍侵占中國的土地,在中國的土地上搞軍事學習,在中國土地上任意的燒殺搶掠,犯下無數的滔天罪惡,中國軍隊別說開槍射擊了,即使是將日本侵略軍全部消滅,那也是天降正義。
更不用說日本政府在造謠、污蔑、篡改歷史了。
歷史的真相是,“七七事變”是日本政府的長期密謀,計劃在7月7日在華北制造柳條湖事件,與“九一八事變”手法一致,通過嫁禍中國制造入侵中國的理由。
而在行動之前,日本政府于1936年2月至6月短短4個月內,將日軍華北駐屯軍從2003人激增至5774人,為事變做準備。
當天深夜即8日凌晨4時20分,日本侵略軍聯隊長牟田口廉捏造出一個所謂的“中方開槍”的借口,下令炮轟宛平城。事后,牟田口廉因制造出入侵中國的借口而被授予“金鷹三級勛章”,并晉升少將。
日本政府除了在其教科書中篡改歷史,誣蔑中國軍隊挑釁之外,還把其精心制造的“九一八事變”的歷史真相也徹底篡改,歸咎于所謂的“中國收回國權運動”;日本侵略軍制造的血腥“南京大屠殺”則完全否認,稱之為“南京事件”;日本侵略軍殘忍反人類的“慰安婦”制度,則予以徹底的刪除......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日本政府莫說反省歷史了,相反是在通過在其教科書中篡改歷史來構建“侵略合理論”、“侵略正義論”,強化所謂的侵華戰爭是在“幫助亞洲擺脫殖民統治”,將戰犯塑造成日本的“英雄”,對日本人進行洗腦,強化對中國的仇恨。
當然,日本此舉,還是在完全否定其在《波茨坦公告》中所確立的戰爭罪責。
而在其內心深處,恐怕還在幻想著有一天日本能兩次入侵中國、占領中國、滅亡中國吧!
對于日本政府的邪惡用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23年曾發布報告,警告日本教材歪曲二戰史構成對《聯合國憲章》價值觀的挑戰。
只是最讓人震驚與萬思不得其解的,并不是日本政府篡改歷史、誣蔑中國軍隊挑釁,而是我國某大學教授早就在這么干了。
該大學教授在2014年7月6日即“七七事變”77周年時在社交媒體上公然叫囂稱是“國軍第29軍”在日本軍事演習結束后向日軍射擊了十幾發子彈。
重點在于,該大學教授特別強調稱這是“真相”。
所以,該大學教授這種為日本侵略軍洗白、這種污蔑中國軍隊的行為,是什么行為呢?
還有另外一種讓人震驚與萬思不得其解的事,那就是在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之時,有那么一群人果然又雙叒叕在“七七事變”這天跳將出來,在中國的網絡上瘋狂的叫囂“七夕快樂”。
在中華民族傷痕的“七七事變”這天穿著日本和服在中國的網絡上大叫“七夕快樂”的,會是些什么樣的人呢?
恐怕不是傻子,就都知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