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
“憤青”、“奮青”到“糞青”,這個源于西方的單詞簡稱GTK,全稱“憤怒青年”。“憤怒青年”,原本是指對社會的不公平現狀不滿、心存正義感的有為青年。但是現在,好像不僅僅局限于青年了,也有“老憤青”了。
并且,憤青也不再是褒義詞,在多數人的眼里成了極端、褊狹、無知、粗鄙的代名詞。只是,有一個不為多數人知的事實是:憤青的背后可能是因為有病。
美國《赫芬頓郵報》在2014年曾有一期報道稱:芬蘭東部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平均年齡為71歲的1449個研究對象,在進行有關老年癡呆的調查測試時注意到,由于“老年癡呆癥在發病前有一個長期的病變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病人很有可能產生了憤世嫉俗的態度”。
憤青頭像
在他們的研究報告中,還給出了這樣的判斷:“我們排除了對老年癡呆患者的憤世嫉俗心態的程度評估,但老年癡呆癥也的確可能會導致憤世嫉俗情緒的出現。”
由此看來,我們說某個人固執呆板、死腦筋時,往往會用的一句話,“他腦袋有病”,其實并不僅僅是句斥責的話。
結合下面、小生一個朋友的經歷,如果一個人,尤其是老年人非常固執的話,真的可能是因為腦袋有病。
小生的朋友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老爸越來越固執,和老爸溝通越來越難;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和老爸說起時,總會節外生枝。年齡老了、老了,老爸卻變得像個憤青一樣,什么也看不慣,不知道因為什么、就會生氣。
正當感到莫名其妙、無所適從時,老爸因為頻頻頭暈去看醫生;檢查后發現,老爸腦供血不足,腦部存在多處的缺血灶。經過住院治療后,腦供血得到改善、病情得到了控制,小生的朋友驚奇地發現,不僅老爸的頭暈得到了緩解和改善,而且老爸的脾氣也變得善解人意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狹隘偏激了。
特朗普
醫生對此給出的解釋是:腦供血不足、腦部出現多處缺血灶,伴隨著的癥狀往往就是記憶力減退;老年人的記憶力減退后,就會成為一個“老糊涂”,不僅越來越固執,而且脾氣性格會變得很怪異。
朋友的經歷應該不會只是個案。因為小生聽說過的,身邊不少朋友家里都有一個脾氣特別怪異的老人。
在芬蘭東部大學的研究中,還給出了這樣的數據:1449個研究對象中,憤世嫉俗的態度和老年癡呆之間存在關聯的有622人,憤世嫉俗的態度和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的有1146人。
在這里,小生提醒大家:如果您的家中有脾氣越來越怪異的老人,那么請盡早帶TA去醫院檢查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