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蘇州,氣溫一度突破30℃。炎熱的夏日里,一群來自蘇州城市學院的學生,以不同的身份活躍在2025華釜青年獎的舞臺上——他們既是懷揣創意的參賽者,又是默默奉獻的志愿者。高溫下的五天,汗水與靈感交織,責任與信念并行。在此,我將帶領大家開啟蘇城視角下的2025華釜之旅。
烈日下的責任:指尖傳遞志愿的溫度
2025華釜青年獎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子參加,而在這場創意盛宴的背后,蘇州城市學院的志愿者團隊成了不可或缺的支撐。從會場布置到選手接待,從物料分發到流程協調,志愿者們分工明確,身影無處不在。
“終于可以結束每天兩萬步,長居微信步數排行榜前十的日子了”,志愿者周詩妍同學在朋友圈曬出長達五天的志愿周記。
再苦再累,同學們都堅持了下來,沒有人輕易放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責任,可不能說不干就不干了”。葛瑩、陳怡帆等同學在內的志愿者們也紛紛發表圖文紀念自己痛并快樂著的“渦輪提爾”體驗,蘇城學子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精神面貌可見一斑。
高溫下的堅持,不僅考驗體力,更考驗責任心。志愿者們用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主辦方的稱贊,也讓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參賽者感受到了蘇州的“熱情”。
賽場上的鋒芒:指尖綻放創意的星火
作為參賽者,蘇州城市學院的學子同樣表現亮眼。新聞專業的蘇凌與鄧君曦團隊帶來的《換個包法,更“好”吃》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表達贏得了評委的關注?!氨荣愖屛覀兲稣n堂,真正用創意解決問題?!碧K同學在賽后感慨道。
參賽選手王嘉譯同學則通過朋友圈分享了創作歷程:“想創意,想到靈感枯竭,極限二十四小時里,四點睡八點起?!迸鋱D是深夜的電腦屏幕和各種提神飲料,評論區多位參賽者表示共鳴。
與此同時,在這場長達三天的華釜之旅中,更多人像張卓妍同學一樣有所收獲,有所感悟。親愛的少年們,那便去闖蕩吧,帶著熾熱的初心;愿頂峰再見時,意氣風發。
雙線作戰:熱血青春的雙重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同學同時肩負著志愿者與參賽者的雙重角色。如何平衡服務與創作?廣告專業的楊惠茹同學笑著說:“擠一擠總會有時間的?!彼呐笥讶?,既有作為志愿者半夜聯系品牌方(陳列區域展示臺被突然的大風刮倒)的責任感,也有作為參賽者的頭腦風暴時刻。
這種“雙重身份”的經歷,讓同學們對創意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志愿者工作讓他們學會協作與應變,而比賽則錘煉了他們的專業能力。
“廣告不僅是創意,更是責任。”一位同學這樣說道。
三十度的天氣,一百度的熱情。蘇州城市學院的學子們用汗水澆灌創意,用服務傳遞溫度。在這場青春與專業的雙重歷練中,他們交出的不僅是作品或服務,更是一份關于成長與擔當的答卷。正如華釜青年獎想要傳達的那樣:“創意賦能傳統,青年定義未來”,而改變世界的,正是這群敢想敢為的年輕人。
采編|陳宣妤
排版 | XG 審核 | 林瑩
更多精彩專題
創刊44周年
www.ad-cn.net
視頻號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傳到公眾號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