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患有子宮腺肌癥的女性來說,控制痛經、減少出血、延緩子宮增大,同時又能保留子宮,是治療中最核心的期待。隨著宮內釋放型節育器曼月樂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患者通過“上環”實現病情緩解與生活質量提升。
但現實也不總是理想化。
部分患者在上環后經歷了“環總是掉”“位置不穩”“癥狀反復”的過程,尤其在子宮較大、腺肌結節多發、術后復發等復雜情況下,曼月樂的穩定性成為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
一些醫療機構為此引入了“曼月樂聯合吉尼環固定術”,即同時放置兩個節育器,希望通過“物理支撐+藥物釋放”實現固定效果。然而,實踐結果卻顯示,這一方案并非適合所有患者,特別是腺肌癥群體。腺肌癥患者常伴有子宮異常出血而吉尼環還是子宮異常出血的禁忌。
肖萍主任,北京婦科疑難病專家、協和名醫孫愛達教授的親傳弟子,在接診大量腺肌癥患者過程中發現:
吉尼環為金屬節育器,與曼月樂并置后,宮腔結構更加擁擠,對本就“變形、增大、結節化”的腺肌子宮構成額外壓力;
難以判斷是哪一個器械造成的問題,增加醫生干預難度;
反而加重疼痛和不適癥狀。
基于以上困境,肖萍主任帶領保宮團隊自主研發、并已獲得專利的“曼月樂非縫合固定技術”,正被越來越多腺肌癥患者和醫生接受。
這項技術通過對患者宮腔進行三維建模與準定位,無需縫合、無需加裝吉尼環,也無需宮腔鏡輔助,僅用曼月樂本身結構進行個體化卡位設計,大概10分鐘就能完成操作,術后穩定性強,幾乎不脫落。
在數百例子宮腺肌癥固定病例中,非縫合固定術展現出極強的適配性:
? 宮深達15cm以上仍可安放
? 腺肌癥術后復發者無需打針即可固定
? 子宮前傾、后傾、變形、切除部分肌層者仍可穩固環位
更重要的是,為打消患者顧慮,肖萍團隊對接受該項技術的患者簽署《兩年內不掉環承諾書》,明確如若發生脫落,可免費重上。
醫生提醒:
腺肌癥患者的子宮結構特殊,固定技術需要“貼合結構、減少刺激、便于后續評估”,而不是一味疊加器械。
非縫合專利固定術通過設計上的突破,給這類高難度子宮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也更符合“保宮、控病、可持續管理”的治療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