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以來,揚州天氣持續唱“晴歌”。陽光炙烤大地,升高的除了溫度,還有大氣臭氧濃度。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登錄國家空氣質量監測平臺,顯示揚州市區臭氧濃度大都達到200ug/m3以上。記者從省、市環境監測與氣象部門了解到,6日至10日,揚州市面臨臭氧中度至重度污染天氣。臭氧污染究竟是什么?它從何而來?又將帶來哪些危害?市民及相關企業又該如何應對?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臭氧從何而來?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臭氧是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淡藍色氣體,在高空平流層,臭氧由太陽照射大氣自然生成,它能夠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保護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線傷害,是名副其實的“地球衛士”。在近地面的對流層,臭氧由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在高溫、強光照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它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近期,揚州陽光強烈,連續高溫,為光化學反應提供了充足能量和適宜條件,使得VOCs和NOx更易轉化為臭氧,從而導致臭氧污染天氣產生。追蹤其源頭,VOCs來自工業生產,如化工、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會大量排放;NOx來自機動車尾氣、船舶尾氣等。此外,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VOCs的排放。
對人體有何危害?
據專家介紹,臭氧會刺激呼吸道,使人出現喉嚨腫痛、胸悶、咳嗽等癥狀,可能引起中毒性肺水腫,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神經中毒,引起頭痛、頭暈、惡心以及記憶力減退。高濃度臭氧通過血液循環和嗅覺神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最終導致神經炎癥性疾病的發生。
臭氧污染來襲,我們該如何防護?市生態環境部門建議,在夏季白天高溫時段,暫停露天體育比賽活動及其他露天舉辦的群體性活動,學校適時減少或停止戶外課程及戶外活動,避免臭氧損害人體健康。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減少開窗通風時間。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活動,戶外作業者應加強防護并縮短戶外作業時間。
如何減少臭氧污染?
市生態環境部門表示,重點企業要保持廢氣治理設施高效運行,科學合理安排生產負荷和停檢修,重點壓降夜間的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涉VOCs重點排污單位和重點區域涉VOCs排放企業,將廢氣收集治理設施運行到最優狀態,石化碼頭、儲罐涉VOCs回收治理設施高效運行,裝卸作業確保呼吸閥、艙蓋、計量口、取樣口等關嚴,重點壓降白天VOCs排放濃度和總量。同時,加大道路機械化清掃(沖洗)保潔頻次和作業范圍,減少道路揚塵。道路畫線、道路瀝青鋪設、戶外設施噴涂等涉VOCs排放的戶外施工盡量避開高溫時段作業。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專家倡議,全社會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使用。錯時加油,盡量選擇在18時至次日8時前往正規加油站加油,避開高溫天氣臭氧污染發生時段。房屋裝修時盡量選用水溶性、低揮發性涂料等環保型材料,避開高溫時段裝修。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積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通訊員 揚環宣 記者 程寶軍
(揚州日報-揚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