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攝影報道
7月7日上午,內江市舉行中共內江市委八屆十次全會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
內江市委八屆十次全會于7月4日閉幕。全會圍繞加快建設全齡友好型社會、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進行研究并作出《決定》,對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全會相關情況,解讀全會精神,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努力實現幼有所育
計劃用5年時間普惠托育服務占比達到70%以上
當前,“沒人帶孩子”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群眾對托育服務的需求日趨迫切。
在解讀全會提出的“加快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時,內江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阮履強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內江市建成及儲備托育機構334家,可提供托位14145個,每千人口托位數4.62個。下一步內江計劃用5年的時間,力爭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5個,普惠托育服務占比達到70%以上。
當地將從“托得起”“托得好”入手,努力實現幼有所育。一方面,將加快制定普惠托育機構補貼政策,開設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托育服務,降低家庭入托成本。另一方面,持續為托育服務提供人才保障,推動市、縣、鄉三級托育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協作機制,提升托育服務質量。
在談到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時,內江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李勇均介紹,順應人口變化趨勢,內江計劃在人口新增聚焦區,加快新(改、擴)建一批中小學幼兒園。到2027年,公辦園占幼兒園比達60%以上。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毛入園率達97%。
把城市“C位”留給青年
每年募集發布優質崗位8萬個以上
在共青團內江市委書記劉峻江看來,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其核心就是優化青年發展環境,構建青年全鏈條服務體系,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實現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
為了實現這一美好愿景,聚焦青年就業創業,當地將通過企業擴崗激勵、挖潛基層崗位、加大機關企事業單位招錄力度等方式,每年募集發布優質崗位8萬個以上。將政府孵化平臺30%以上場地免費供給青年創業者,利用“青創計劃”等創業擔保貸款資助青年創業項目。
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8000套(間),統籌推進“人才公寓”“青年驛站”等項目,支持公積金既付首付又辦貸款,并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構建“免費住、廉價租、優惠購”安居服務體系,讓青年“住得舒心”。
劉峻江說:“內江是一座發展之城、甜蜜之城,同樣也是一座青春之城、希望之城。我們愿意把城市‘C位’留給青年,讓青年在內江既有美好生活的‘小確幸’,更有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打造“甜蜜養老”特色品牌
今年將新建20個社區老年學校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亟待破解的難題。
內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洪亮表示,接下來,聚焦讓老年人“養得安心、醫得無憂、住得舒適、活得精彩”,內江將著力打造“甜蜜養老”特色品牌,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按照“1個中心廚房+N個老年助餐點”的模式,加快建設老年助餐服務網絡,目前已建成7個,今年還將在資中縣和經開區建成投用2個。
健全市縣鄉三級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大力發展老年醫學、康復醫學,推進老年疾病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將適老化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公園、綠地、城市更新規劃方案,根據空間條件科學設置休息座椅、無障礙通道等適老設施。例如,正在實施的鄧家壩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專門統籌規劃了老年人活動區域。
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今年將新建20個社區老年學校,新增老年教育學位450個。積極開展適老文體活動,讓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