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88周年
掀開歷史中的這一頁
一字一句背后都是
望不盡的破碎與血淚
數不完的抗爭與犧牲
硝煙散去,和平安寧
但無論過去多久
那段歷史,那段歲月
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永不敢忘!
1937年7月7日
借口有士兵在盧溝橋附近 演習時失蹤
日軍強行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
在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后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
又炮轟宛平城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又稱“盧溝橋事變”
2025年7月7日,“七七事變”已歷88年。今天,站在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回望,“七七事變”是中國14年抗戰史上承前啟后的大事件,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同樣,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敘事中,這一天也應當被世人銘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盧溝橋中國駐軍奮起抵抗,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次日,中共中央即通電全國,“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此后8年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一面鮮血凝結成的旗幟,召喚著海內外中華兒女,構筑起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鋼鐵長城。
14年抗戰,中國付出了世人難以想象的巨大犧牲——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占整個二戰期間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三分之一;930余座城市慘遭侵略者鐵蹄踐踏;按照1937年比價,官方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一寸山河一寸血,艱苦卓絕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7月7日,中國將在盧溝橋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同時舉行《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中國人強調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
7月7日上午
日軍演習
日軍到盧溝橋以北地區進行演習。
7月7日下午
日軍準備夜間演習
日軍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豐臺兵營開到有中國軍隊駐扎的龍王廟,聲稱進行夜間演習。
7月7日19時30分
日軍開始演習
7月7日22時40分
宛平城東北響起槍聲
宛平城東北(距龍王廟1500米)日軍演習方向響起了一陣槍聲。日軍借口士兵“失蹤”,要求進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遂包圍宛平縣城。
7月8日0時
日軍要求進城
日方向冀察政務委員會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索失蹤士兵。時任第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市長的秦德純拒絕日方進城要求:“等天亮后,令該地軍警代為尋覓,如查有日本兵,即行送還。”
7月8日2時
日軍準備發動戰爭
日軍加強盧溝橋地區兵力配置,部隊集結在盧溝橋火車站西南方。同時,日軍表面提出和談,背地里在華北調兵遣將,做好發動戰爭的準備。
7月8日3時
中國代表到達北平日本特務機關部進行談判。
7月8日3時30分
日軍以宛平縣城為目標向西急進。秦德純立即向守衛盧溝橋的219團團長吉星文指示:“……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
7月8日4時
中日雙方代表進入宛平城談判。同時,日軍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也在天津召開會議,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7月8日5時左右
日軍發動攻擊,炮轟宛平城
中國守軍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奮起抵抗,吉星文團連續擊退日軍3次進攻。日軍第三大隊直撲龍王廟和附近的鐵路線,守衛橋頭陣地的第29軍兩個排同日軍展開拼殺,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日本侵略軍占領下的盧溝橋
▲日軍瘋狂炮轟宛平縣城
▲被日軍炸毀的宛平縣城
一時間 狼煙滾滾,山河悲泣
從此, 日軍長驅直入
大半個中國
山河破碎,生靈涂炭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危急!
“誓死不做亡國奴!”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
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義無反顧地投身到
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滾滾洪流中
▲1937年7月8日,宛平縣城內的中國守軍奔赴戰場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奮起抗擊日軍的進攻
“七七事變” 是日本帝國主義
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并開始進行大屠殺
▲遭受轟炸的上海虹口
▲1941年6月5日夜,日軍轟炸重慶居民區
望不盡的山河破碎
數不完的血淚與苦難
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抵抗外敵入侵
時間最長、規模最大
犧牲最為慘烈的戰爭
我們不會忘記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仍用草根、樹皮和棉絮果腹
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
直至最后英勇犧牲
我們不會忘記
狼牙山五壯士
同數千日軍巧妙周旋一整天
打完最后一顆子彈
砸碎從敵人手中搶來的槍
毅然跳崖就義
我們不會忘記
一代名將張自忠
在棗宜會戰中身中數槍
仍臥地浴血督戰
在49歲的年紀,壯烈殉國
留下如此豪言壯語: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
▲八女投江(影視作品畫面)
我們不會忘記
東北抗聯冷云等八位女戰士
為了給戰友創造突出重圍的條件
吸引敵人火力
被敵人圍困于河邊
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
高唱國際歌沉江殉國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
▲2005年,時年91歲的日本侵華老兵本多立太郎雙膝跪在盧溝橋上,為自己在侵華戰爭中的罪行謝罪
我們不會忘記
夜襲陽明堡、黃土嶺戰斗、百團大戰……
愛國將士浴血奮戰、慷慨赴死
我們不會忘記
青紗帳里、蘆葦蕩間、敵后平原……
無數中華兒女拋家棄子、不顧生死
我們必須牢記
中華兒女以不屈服命運的抗爭
凝聚成不可戰勝的鋼鐵力量
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影響了全世界的歷史格局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也是近代以來
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今天
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
與80年前的積貧積弱判若云泥
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
民族復興偉業任重道遠
依然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和艱難險阻
仍需要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仍需要全體國人居安思危、團結前行!
編輯| 小璇核稿| 天天
來源| 據成都學校官微及網絡整理。
聲明| 若有侵權或報錯,請聯系。
點贊、留言可獲取更多學校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