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車博會的展館里,比亞迪海豹(參數(shù)丨圖片)06EV的展臺前沒有震天響的解說,也沒有銷售追著遞傳單。它安靜地停在聚光燈下,白色車身在玻璃幕墻的反光里顯得格外扎實——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款被稱作“e平臺3.0 EVO下放代表”的車型。作為普通消費者,我看到它,只帶著兩個問題:它真的能解決10萬級純電車的那些糟心問題嗎?如果我現(xiàn)在需要買一臺10萬左右的車,它會是我清單里的“必選項”嗎?
那些藏在標配里的小心思
繞著展車走一圈,最先注意到的是底盤。以往10萬級車型的底盤總給人“能跑就行”的隨意感,但海豹06EV的后懸架是五連桿結(jié)構(gòu)——這在同級車里幾乎沒見過。五連桿的優(yōu)勢在展車上肉眼可見:彈簧和減震器的布局更緊湊,下擺臂的材質(zhì)看起來比普通鋼材更扎實。
在海豹06EV上,雖然簡化為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的基礎結(jié)構(gòu)(同級少見),但通過單輪阻尼可調(diào)技術(shù),實測過減速帶時后排的跳動感比深藍SL03純電版輕了30%。一位現(xiàn)場試駕的媒體人直言:“以前開10萬級車過坑,屁股能被顛得離開座椅;這臺車過同樣的坑,像被一只手托著,濾震感接近15萬級的合資車。”
坐進駕駛位,座椅的填充物軟硬度剛好,不像有些低價車為了高級感硬得硌人。方向盤的握感偏輕,但轉(zhuǎn)向虛位很小——這是我之前開某合資品牌10萬級轎車時最頭疼的問題,轉(zhuǎn)彎時總要多打半圈方向。中控屏是12.8英寸的,界面簡潔,沒有花里胡哨的功能,導航和音樂反應很快。最讓我意外的是,展車的車門關(guān)閉聲很沉悶,不像有些車哐當一聲,感覺門板厚重,隔音應該不會太差。
用戶痛點不是玄學:從夠用到好用的真實場景
家庭用戶的一個剛需是“空間實用性”。海豹06EV的車長4720mm,但軸距做到了2820mm,1米8的乘客坐進去,膝蓋離前排座椅還有兩拳距離。現(xiàn)場一位帶娃的媽媽邊比劃邊說:“我家娃的兒童安全座椅放后排,旁邊還能塞個折疊嬰兒車,比我朋友的某合資品牌轎車寬敞多了。”
而VTOL外放電功能(最大6kW),更是成了露營愛好者的加分項——現(xiàn)場展示的實測視頻里,一臺海豹06EV給電磁爐供電2小時,電量只掉了15%,足夠煮三鍋熱湯。
另外,關(guān)鍵要看用戶愿不愿意為超預期體驗買單。過去10萬級純電轎車市場,用戶的選擇邏輯是性價比優(yōu)先,只要價格低、續(xù)航夠,其他配置能省則省。但現(xiàn)在,年輕用戶(尤其是90后、95后)的消費觀念變了:他們愿意為好開、舒服多花點錢,前提是這些體驗真的能解決痛點。
車展期間,我混在看車的觀眾里聽了不少對話。一對年輕夫妻站在海豹06EV展臺前,妻子說:“之前看的XX(某10萬級競品),開起來像坐船,這臺過減速帶沒那么晃,貴點就貴點吧。”另一位中年大叔翻著配置表嘀咕:“后驅(qū)?我當年開捷達也是后驅(qū),這小車倒講究。”最讓我觸動的是一位網(wǎng)約車司機,他繞著車轉(zhuǎn)了三圈,最后指著底盤說:“這懸架看著扎實,跑滴滴一天200公里,底盤耐造最重要。”
這些話讓我想起之前的用車經(jīng)歷:我朋友去年買了臺10萬級純電車,半年不到就后悔了——冬天續(xù)航砍半,底盤松散得像坐三輪,每次載家人都得小心翼翼。而海豹06EV的出現(xiàn),似乎在填補一個長期被忽視的空白:10萬級車也可以有好開的底盤、實在的續(xù)航、不湊合的空間。
10萬級純電的“體驗革命”來了
離開車展時,我在停車場看到那輛海豹06EV,燈光照在它的車身上,沒有夸張的拉花,也沒有炫酷的燈效,就是一輛看起來很扎實的車。這或許就是它最打動人的地方——不玩概念,不堆參數(shù),把用戶平時不會明說但每天都會遇到的痛點,一個個用技術(shù)解決了。
如果它能保持穩(wěn)定的品控,把價格穩(wěn)在10-12萬區(qū)間,我敢說很多原本打算買湊合車的用戶會動搖。畢竟,誰不想花10萬買臺“開著舒服、跑著省心”的車呢?而這,可能才是10萬級純電市場真正的爆款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