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劉亦菲以一襲白衣演繹“王語嫣”,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仙姐姐”。而隨著影視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大獎已成為映照演員真實實力的“照妖鏡”。白玉蘭頒獎落幕數日后,人民日報對新科視后宋佳的獲獎感言進行了銳評。盡管她全程未提劉亦菲的名字,但網友們卻紛紛將此與劉亦菲聯系起來,這背后究竟暗含著怎樣的行業邏輯?
不靠外貌出圈,宋佳憑演技二度加冕
回顧過去,宋佳多次在強手如林的“諸神之戰”中脫穎而出。2012年,《懸崖》播出后,她飾演的“顧秋妍”憑細膩入微的表演俘獲評委,最終在蔣雯麗、孫儷等實力演員圍攻下,捧回白玉蘭獎。次年,電影《一代宗師》橫掃各大影后獎項,宋佳再次憑借金雞獎實現自我突破。
此次白玉蘭,和宋佳并肩角逐的是楊紫、劉亦菲這樣的高人氣女演員,也有馬伊琍、閆妮等戲骨。誰得獎都并非意外。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現場氛圍的溫馨:馬伊琍鼓掌祝賀,閆妮親自獻花,所有人都為新晉視后由衷喝彩。這份真摯友誼,經由宋佳的感言再被升華。
她說:“我們站在這里,不是因為年輕漂亮,也不是因為事業家庭兩全,而是有創作的能力。”她強調作品才是打動觀眾的根本,并呼吁演員要用真實的“人間煙火”去感知世界、表達自我。這席話,人民日報評價為“真誠動人”,6天后又專文銳評。
用信仰塑角色,宋佳詮釋真實生活
這次讓宋佳再度封后的,是她對張桂梅這一原型人物的深度還原。面對與本人身高、外貌的差距,她選擇用內心去貼近角色,在創作過程中主動提出生活化的建議,并親自走訪體驗張老師的日常。她也坦言,自己很難達到張桂梅的高度,但始終以信仰、信念和信心作支撐。在這份對角色的敬畏中,宋佳收獲了長期而深遠的成長。正如人民日報所言:外形可以“不像”,精神世界卻可以同頻共振。
流量or實力?白玉蘭之夜的反思與啟示
今年白玉蘭視后候選中,楊紫、劉亦菲兩位流量代表備受關注。楊紫抱持謙遜態度,現場交流學習,而劉亦菲則因頒獎典禮缺席及粉絲“控場”言論引發爭議。雖貴為國際級流量明星,劉亦菲在現實題材與角色深度上,與宋佳相比稍顯單薄。尤其是,宋佳用演技打動路人,而流量偶像卻因粉絲行為頻遭詬病。
其實,劉亦菲從小就以高顏值、經典角色廣受歡迎,商業價值難以撼動。但演技上的積累與對現實題材的深耕,才是真正歷久彌新的基石。
也正因如此,人民日報盛贊宋佳“不靠流量,只靠實力”。同時,也在提醒整個娛樂圈——流量終會消散,唯有腳踏實地打磨演技,方能贏得長久的尊重。演員真正能夠留住觀眾的,從來不是一時熱度,而是經得起時間沉淀的角色和作品。
結語:實力為本,星辰大海才是歸途
從“顧秋妍”到“張桂梅”,宋佳用時間證明,好演員的光芒不靠炒作,而靠角色傳承。當娛樂圈不再以流量劃陣營、不再因獎項粉絲互撕,我們才能見證更多同行間半生敬重、相互成全的美好時刻。
白玉蘭之夜,真正值得銘記的,不是誰得獎,而是演員們用實力彼此成就的煙火。從宋佳的成功中,我們也許能看到中國影視未來更加純粹和有力量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