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升朝,1954年出生,江蘇南京人。1973 年在南京市建鄴區聯合醫院行醫。1988年畢業于南京中醫學院夜大中醫專科班。2003年在南京市白下區建中中醫院任主任中醫師。1999 年任南京自然醫學會常務理事、醫療推拿分會會長。2001年獲世界傳統衛生組織WTHO 圣塔莫妮卡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后以第一完成人6次獲世界傳統衛生組織及部、省、市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2002年被江蘇省衛生廳授予“江蘇省名中醫”榮譽稱號。2012年榮獲人社部衛生部國家中管局頒發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跟學眾多小兒推拿名家
【口述內容】
我叫朱升朝,高中畢業就開始學徒行醫,一直到成為主任醫師,從沒有渴望升官發財過,行醫50年也是我探索研究發展中醫的50年,得到了很多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1973年,我從湖山煤礦礦辦學校(現南京五中)畢業,分配到南京市聯合醫院,后來叫建鄴區中醫院,現在改成秦淮區止馬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58年建院初期,是民營大集體形式,那時候不準私人經營,要公私合營,把南京市門東、門西所有的小診所合并在一起,所以叫聯合醫院。
我們醫院當時還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小鼓樓。大鼓樓是指南京鼓樓醫院,我們為什么叫小鼓樓?因為我們有幾十張病床規模,而且病房有小洋房,門診樓在街對面也是一個小洋房,再加上我們醫院有很多中醫名家,時任院長馮雙湜(曾留學德國)還有葉關中(擁有私家醫院,家里都是洋房)。我們中醫科的張筱川、張墨園跟傅宗翰是一批的,都是中醫“大家”。中醫科有楊興武、針灸科有崔學良夫婦、眼科有張生夫婦,病人很多,很多外地病人都往這跑。我們兒科也有很多名醫,比如說錢世敏,他是醫學院科班出身。他家住剪子巷,一問哪里來的,剪子巷,就是找錢主任的。還有老城南的朱天佑、朱壽江、魯少夫等,也是私家診所很有名的。
1977年7月1日,南京市文教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大會首次召開。圖為與會代表合影。后排右五為朱升朝。
當初,我一進南京市聯合醫院就分到兒科,剛來的時候也沒有確定哪個人帶,因為兒科就我一個年輕人,我就輪流地跟著名醫大家后面學習。其中我發現朱天佑看病,看小兒腹瀉,開止瀉藥,再加推拿治療,效果很好;后來我就單純搞推拿治療,效果也蠻好的。然后專門成立一個“”小兒按摩??啤?,那時候按摩??圃谀暇┦锌梢哉f,還沒有呢?在全省也是首家,包括省中醫院、市中醫院都沒有。因為我們要想把小兒推拿做強做大,光靠我一個人自學肯定不行,還是要到外地求學。
有一本書,叫《小兒捏脊》,講的是馮氏小兒捏脊療法,書作者叫馮泉福,在北京。這本書對我收獲很大,也很受啟發。于是我就自費到北京二龍路醫院找他,跟他學習。學成回來后,我又聽說上海曙光醫院推拿科做得很好,我也去求學,還到青島中醫院,去看別人怎么做小兒三字經推拿等。回來以后,綜合所學的內容,我便全面開展小兒推拿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沒有很高的學歷,高中畢業就參加工作。那時候高考還沒恢復,大學招生還沒有放開,我就自己報名上函授,上海中醫學院的中醫函授普及班,北京的健康報刋中醫函授班,還有很多地方。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薄,我學習也不是為了一張文憑,就是希望結合臨床經驗想學到點真東西,單位認可不認可我不在乎,我只在乎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我認可就行!恢復高考以后,我每年都參加高考,終于在1985年考上了南京中醫藥大學夜大中醫??瓢?。
上學期間,我負擔很重。因為白天要上班,晚上去上課,星期天都沒有機會休息,記得那時候正是夏天,中醫講“冬病夏治”、“內病外治”,通過按摩治療咳嗽氣喘等,我是又忙又累。門診病人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我一個人上班從早上7點干到晚上7點,中途就吃個飯的功夫,然后接著干,勞動強度很大。至今我保存著一張《揚子晚報》頭版頭條刊登,寫的是30多位病孩家長聯名寫信給報社,要求表揚按摩醫生朱升朝。那時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朱升朝在南京建鄴區聯合醫院兒科門診。拍攝于1979年4月。
【歷史現場 】
南京市建鄴區聯合醫院全體兒科醫生合影。拍攝于1979年10月。后排左一為朱升朝。
1981年3月,朱升朝(左)與戀人張桂紅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實驗室合影。原片為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
在籌備建鄴區中醫院兒科??撇》窟^程中,朱升朝來到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進修的時候,朱升朝碰到一個小患者,腹瀉一個多月,像水龍頭打滑似的,沒有次數,而且什么止瀉藥都用不好,只能靠輸父母親的血來維持。
朱升朝回憶說:這個小朋友不是我管的床位,然后我就提出來,我說我們用推拿治療試試,他們都不相信,說這個不可能。然后病人家長實在沒辦法,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就同意不掛水,單純用中醫推拿加艾灸治療,結果三四天治療好了,第五天就出院了。這樣一下子我在省人民醫院兒科一炮打響,他們主任對我非常認可。他說你們中醫是比較靈敏,中醫的治療效果好,但是講不出道理,你回去以后能不能做點事情,把中醫搞起來,要把中醫的規范治療搞起來。
動物實驗,給小兔子推拿
1978年3月,建鄴區聯合醫院職工組織演出話劇《心愿》,以朱升朝小兒推拿故事為內容。
【口述內容】
要想把兒科做好、做大、做強,肯定要從基礎開始搞起。關于小兒厭食,我提了一個課題。到目前為止,西醫書上少有涉及到“小兒厭食”,中醫書上也沒有,診斷標準是什么?多長時間?就叫厭食癥。我覺得這樣不行,要講規范。我找到周邊的八個幼兒園,做了小兒厭食調查,跟小朋友家長配合去搞調研,取得了一定的理論數據,調研成果形成文章,發表在1982年的《健康報》上。兒童厭食癥有時候不一定是去醫院,而是要進行心理矯正治療。同樣,推拿對小兒厭食也有很好的療效。后續成果后來又在《江蘇中醫藥》雜志上刊登,并且整個課題研究獲得了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當時能拿到科技進步獎,確實不容易。我們拿到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后并沒有停下來,1993年,我們搞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研究,在江蘇省中醫管理局立項,給了2萬塊錢。這個項目要感謝省中醫院的江育仁老師熱情幫助。當時江老也在研究這個課題,他們把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稱為“復感兒”,研制了“小兒復感合劑”,并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后來,而我們從推拿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他非常支持我。因為江老是中醫兒科泰斗,得到的他扶持,我們很快立項,就在南京市三所全托幼兒園做小兒推拿治療臨床研究。研究報告出來給江老看后,我又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搞動物實驗?江老說動物實驗就算了,這個報告評獎獲獎肯定不是問題。我堅持說,我們要把小兒中醫推拿做大、做深、做廣、做強,要真正把學術搞起來,要拿重量級東西出來。
1981年,江蘇省人民醫院兒科進修班醫生結業后,在玄武湖公園的合照。
做動物實驗沒有那么簡單,首先要立項,然后要拿到中國中醫研究院認證。經過專家認證同意后,我們才可以做動物實驗。后來我爭取到南京軍區總醫院(現東部戰區醫院)動物實驗中心,從動物開始實驗。
動物實驗首先要設計一個模型,結合臨床研究,一直到獲得國家中管局科技獎,這個課題一共花了12年時間,分四個階段,從最初的門診臨床探討,到幼兒園的推拿臨床研究,從動物模型的復制再到動物模型的推拿復建,最后才把這一創新性課題全部做了出來。
為什么選擇動物實驗?目的是為了提高推拿內涵科技含量。一開始,我們準備用香豬,小的香豬,但錢太貴了,搞不起。我們就用兔子,兔子的穴位與人的是一樣的。因為小兒經常生病,由于抵抗力差,有的小孩生得小,就容易造成體弱易感。所以,我們這個模型就要選擇“先天不足的”。那么,怎么把動物做成體弱易感模型?在母兔懷孕的時候,我們予以干預,不給它吃飽,比如說一天吃半斤飼料,我們就給它三兩、二兩,造成孕期營養不良。生下小兔子肯定小,肯定就不好養,且奶水不好,就容易生病。我們給小兔子按摩,然后小兔子成長起來,正常發育。
1989年6月,全省第四屆推拿學術會議在南通召開。圖為朱升朝(前排左一)在主持發言。
模型設計很好,但在實際中卻出現意外。兔子是實驗兔,200塊錢一只買來的,買來以后我們就讓它交配,然后繁殖。一開始做實驗,沒有更好的經驗。母兔生仔后,由于吃不飽,結果會出現食仔(弒子)現象,大兔子把小兔子吃了。我們又重新做。我們給母兔少喂一點,一天吃飯是三分之二量,使母兔造成體弱易感體質,而又不會出現弒子現象。然后,我們給小兔子進行按摩,按摩以后再復模,給每個小兔子編號、測指標,進行對比研究。剛開始效果不明顯,但推拿幾天以后,按摩后的小兔子長得很快。對比發現,被推拿的小兔子發育要比不推拿的小兔子指標要好得多。
動物實驗做好以后,成果首次在《中醫雜志》發表。我們這次動物實驗,中醫推拿效果明顯,不僅在省內,在全國來講也沒有第二例。《動物實驗雜志》、《中醫雜志》的外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先后刊登并轉發。該成果先后獲得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且1998年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當時一等獎一項,是青蒿素推廣應用,是廣東中醫藥大學的;二等獎空缺;三等獎我們排第一項,是個了不起的獎了。我們一下子拿到這個獎,像沖出來的一匹黑馬,大家都很興奮。
著名兒科泰斗江育仁教授以自己專著《實用中醫兒科學》贈給朱升朝。
【歷史現場 】
在給兔子做推拿實驗中,由于新生的小兔子沒有打過預防針,做實驗的兔子出現了兔瘟大面積的死亡。面對兔瘟,朱升朝先后到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畜牧獸醫研究所請教專家,依然沒有良策。在此情況下,朱升朝嘗試著,把用于治療腹瀉的清熱解毒劑藥“葛根芩連微丸”拿來給實驗的兔子吃。兔子吃了藥后,僅存的二十幾只兔子,又死了十幾只。但慶幸的是,卻有7只兔子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在南京農業大學宋大魯教授的指導下,朱升朝又以此為研究課題,總結出經驗。同時,朱升朝還從患病卻還存活兔子身上取樣,預防接種到完全沒有患病的兔子身上,結果,沒有患病的兔子出現了免疫力,沒有出現再感染的情況。
逐步形成小兒中醫推拿特色
【口述內容】
在人才濟濟、名家云聚的南京中醫藥領域,我不是科班出身,所工作的醫院也名不見傳,我的父母都不識字,更談不上中醫世家的先天優勢,所以我的從醫之路比常人要難得多!幸運的是通過我的勤奮努力,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終于自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兒中醫推拿方法。
從一本《小兒捏脊》書開始,便踏上我詢醫問學之路。經過我不斷深入學習、探索,開展多項小兒按摩研究和疑難雜癥的診治,并琢磨出一套按摩的特殊手法,醫治兒童各種疾病,逐步地自成一家。
作為我個人來講,從一個普通高中生成長為主任中醫師,一個草根醫生到獲得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應該滿足了。但是中醫的博大精深,奧妙之無窮,依然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我一直深感驕傲,身在基層醫院里,“不出社區看名醫”,為最普通的老百姓服務。我已耄耋之年,雖退休十年,依然被返聘行醫,扎根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欣慰的是我還在戰斗在一線,為推廣應用小兒推拿對中醫藥的適宜技術,進社區、進家庭做點綿薄貢獻!
朱升朝在南京建鄴區中醫院省名醫小兒特診室。拍攝于2003年7月。
【歷史現場】
1986年以來,每年的大伏天,朱升朝都起早貪黑工作10 小時以上,就連雙休日也不休息。每年最熱的三伏天,他始終揮汗奮戰在冬病夏治門診第一線。通過不吃藥、不打針的方式很快解決了小兒反復感冒、咳喘等慢性頑疾,深受患兒家長的青睞和社會好評。除此之外,他還用業余時間去社會福利院做義工,用心用情去幫助病殘兒童,還主動掏錢認購白下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愛心制做的手工花籃,放在醫院科室里。平時為了減輕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恐懼,他買一些糖果、零食,養一些花鳥魚蟲等小動物,把診室布置得像兒童樂園,甚至還親自為小朋友變魔術;過年過節時為小患者義診,為貧困家庭的小朋友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送衣服、送玩具、送電腦、甚至送錢。細心的朱升朝擔心腦癱小朋友練習站立時,意外跌倒碰到頭,還自掏腰包買了頭盔送給他們。
2010 年朱升朝主編撰寫了《推拿養生》一書,在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按成人、老人、婦人、小兒四個部分編排,將自己畢生積累的常見疾病的推拿治療和養生保健經驗,毫無保留的奉獻給讀者,奉獻給社會。2023年出版《看圖養生》一書,對應看圖說教 。2024年 完成朱升朝微信十周年《微信書》一至五冊書電子版的發表。
朱升朝主任用最簡單的方式,最明白的文字,告訴我們身邊人,中醫推拿,健康人生。
【采集時間】2024年8月29日下午
【采集地點】南京市秦淮區莫愁路394號
【采集整理】南京市中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