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5年1-6月甲醇進口外輪到港量預估533.42萬噸,同比2024年上半年(633.57萬噸)大幅減少100.15萬噸,降幅15.81%。
上半年甲醇進口供應總結
1-4月在伊朗裝置重啟時間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進口同比大減,5-6月又在伊朗復產后的高開工的產量基數下加速回升、抵港中國。到港波動率主要由伊朗貨提供,產量作為裝船和到港的先行指標,新裝置Apadana的順利投產以及4-5月Arian(BCCO) 裝置負荷的同比提升,均對5月進口快速且大幅度回升帶來一定支撐。
圖 2024-2025年進口甲醇月度到港量對比圖(萬噸)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其中伊朗貨卸貨302.39萬噸,較2024年(383.51萬噸)大幅減少81.12萬噸,降幅21.15%。主因在于伊朗能源危機背景下,當地天然氣恢復以及甲醇裝置重啟時間均晚于往年,嚴重影響了上半年伊朗貨供應抵港中國。
上半年非伊貨抵港231.03萬噸,同比2024年(250.06萬噸)減少19.03萬噸,降幅7.61%。非伊抵港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有國際主流供應商在25年砍量中國合約供應,主力發往歐洲為主,這也同步導致了歐洲在需求跟進不足背景下的持續下跌。
7-8月非伊供應高位 8月伊朗供應尚難蓋棺定論
6月以伊沖突的發生,雖然影響了當地甲醇裝置半個月的生產,但因為持續的的庫存發船,對7月進口抵港影響不大。截止7月5日,中東主力區域本月已裝出3船,共計11.4萬噸,再加上6月部分貨物被推遲至7月卸貨,均支撐7月進口抵港預期上調。目前,7月進口抵港預估已調整至134.47萬噸,其中伊朗貨先給予73萬噸卸貨預期,非伊貨61.47萬噸。高位的到港基數,以及月內上旬國產送到對進口表需的搶占,再加上烯烴工廠月內的降負荷表現,均已確認了7月港口累庫的命運。
與此同時,前期瘋狂的太倉紙貨基差,也同樣吸引了大量外輪預期抵港太倉。月內,目前觀察太倉地區有20萬噸附近的抵港計劃,但值得注意的是,月下部分船只,也不排除因基差大幅走弱而調走的可能性。因此,后續基差的走弱可能帶來的美金持貨商期現反套的平倉以及終端工廠的買貨意愿,最終導致外輪抵港的變化。
對于8月,目前的進口預估情況市場略有分歧,且伊朗貨與非伊分歧并存。但根據隆眾船期數據顯示,非伊貨供應仍顯充裕,預計8月維持50萬噸以上水平;不確定因素主要延續在伊朗貨供應上,隆眾初步先給予60-70萬噸之間的到港預估。
展望與建議
宏觀環境動蕩背景下,目前甲醇絕對價格的核心邏輯依舊維持在宏觀因素上。下半年,進口供應仍將繼續維持高于上半年的慣常表現,但全年進口總量或低于2023-2024年。后續行情來看,三季度基本面的進口邏輯核心在于8月伊朗貨的抵港情況;而四季度,或需密切留意伊朗供應是否會因天然氣緊張而繼續提前限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