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所有家長都逃不掉的話題,從前家庭教育是自己關起門來教育,現(xiàn)在家庭教育,還摻雜了社會監(jiān)督的成分。
從前家庭教育不好,學生出了社會之后,會遭遇社會的毒打。現(xiàn)在家庭教育不好,家長在家里就會遭遇強烈的網暴。
一位家長因為分享了在家吃西瓜的視頻,被網友狂噴。不知道怎么解釋的時候,一名女孩的一段話,成功救場。
“終于有個明白人”,女子因給孩子留西瓜尖被噴,被一段話救場!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家長在家里吃西瓜。西瓜大概是八分之一塊,其中最中間的切出來,是單獨留給孩子的。
兩邊不是很甜的部分,一半是爸爸的,一半是媽媽的。網友看見之后炸毛了,說這樣會讓學生越來越自私。
說家長吃西瓜的方式很窮酸,吃不起就不要吃,搞這一套是要來自我感動,還是道德綁架。更是直接給學生起名,叫“西瓜公主”。
在幾年前,很流行這樣的抨擊。說家長是自我感動,比如家里買了很貴的水果自己舍不得吃,都就給孩子。
最開始出現(xiàn)這種言論的時候,算是一種意識的覺醒。原來我們已經沒有那么苦了,沒必要繼續(xù)過那么苦的日子。
學生也不愿意一直背負著包袱生活,好像因為一個好吃的水果,就變成了罪人。其實如果家里吃不起的話,也可以不吃,別讓學生背負愧疚感。
但現(xiàn)在一看這樣的言論,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了。以前是勸導,現(xiàn)在有些人身攻擊的意思,似乎家長一旦這么做,就是滿滿的惡意,是失敗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原諒的邪惡之人。
說實話,看的很挺心酸的。我們的下一代,似乎對“愛”,充滿了敵意。他們不愿意戀愛,不愿意結婚,現(xiàn)在親情,都覺得是帶刺的。
一名女孩說,從小她就這么吃西瓜。不止是西瓜,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她的。就算現(xiàn)在二十幾歲了,家里的只有一瓶牛奶,也會留給她。
其實這就是家長表達愛的方式,接受就好了。在接受到這種愛意的情況下,她知道她要好好回饋回去,對家長也有同樣的愛意。
這就是真心換真心最好的例子,家長想要在能力范圍內,還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不是道德綁架,這是愛啊!
筆者寄語:少一些戾氣
說白了,這西瓜尖兒的事兒,真沒啥好上綱上線的。愛的表達方式千千萬,哪能用一個模子去套?
就像有人喜歡把“我愛你”掛嘴邊,有人就習慣默默遞杯溫水。從小被“慣”著長大,不一定就會變的自私,反而可能更懂感恩。
把家長的心,解讀成“窮酸”、“自我感動”甚至“道德綁架”,才是真正的白眼狼行為。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拿著放大鏡甚至哈哈鏡去評判別人家的日常。
想想看,這跟甜咸豆腐腦、粽子該蘸糖還是醬油有啥區(qū)別?純粹是個人習慣、家庭習慣的不同罷了。
你覺著西瓜尖該大家分著吃才公平,沒問題,你家就按這個來。可人家父母愿意把最甜的那一口省給孩子,看著孩子吃得開心就滿足,這同樣是一種愛的方式,怎么就十惡不赦了?
非得逼著所有人都按一個“標準答案”過日子?那才叫真沒勁。網絡上有些人啊,好像不挑點毛病、不顯得自己比別人高明就不痛快,動不動就給人扣大帽子。
“自私”、“公主病”張嘴就來,好像敲幾下鍵盤就能把別人家孩子教好似的。這種戾氣,這種動不動就揮舞道德大棒的風氣,才是真正讓人心寒的地方。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