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1988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惡性腫瘤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并造成顯著社會經濟負擔。受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及生活方式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發病負擔持續攀升。據統計,我國2022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約為482.47萬,中國標準人口發病率為208.58/10萬,防控形勢嚴峻。
2025年1月-2025年6月,由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主辦的“百問必答”線上學術交流會成功舉行,項目聚焦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與研究前沿,邀請多學科專家就診療難點與熱點展開深入探討。本文將對本次項目進行簡要梳理,以期為廣大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學習參考。
項目情況概覽
“百問必答”線上學術交流會于半年內累計舉辦超700場云端會議,吸引超12000人次參與學習。
項目規模龐大,跨院協作緊密
項目聯合多家區域核心醫院,打破地域壁壘,強化了醫療機構間的協同與資源共享,促進腫瘤免疫治療經驗在基層落地轉化。
瘤種覆蓋廣泛,聚焦高發領域
項目重點覆蓋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國內高發瘤種,貼近臨床一線實際需求。
主題設置務實,緊扣臨床痛點
項目圍繞 “治療進展”“經驗分享”等方向,直接對接臨床需求,解決免疫治療方案選擇、不良反應管理等現實問題。
醫生廣泛參與,學術討論活躍
參會醫生熱情高漲,場會議平均引發10-100輪專業討論,聚焦真實病例與免疫實踐經驗,促進臨床理念的交流融合。
高滿意度評價,助力實踐落地
超九成參會醫生給予五星好評,認為會議內容針對性強,具備較高的臨床轉化價值,有助于提升自身診療水平。
項目熱門話題盤點
我們梳理了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四大高發腫瘤領域的會議交流內容,并基于話題熱度與出現頻次,形成了各領域熱門話題排行榜,供大家一覽。
肺癌
Top 1
免疫治療能否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全線、全人群獲益?
Top 2
肺癌的治療格局在免疫時代有何新變化?
Top 3
NSCLC圍術期免疫治療的最新臨床進展有哪些?
04
免疫治療時代,NSCLC患者中如何實現長生存?
05
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臨床管理經驗有哪些?
06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優化現有治療策略?
07
免疫治療在SCLC中的療效如何,有何新進展?
08
2024年全球肺癌學術大會中,肺癌治療有哪些關鍵進展?
09
晚期肺癌患者持續免疫治療的獲益如何?
10
免疫聯合靶向治療在驅動基因陽性肺癌中的探索方向?
胃癌
Top 1
免疫治療在晚期胃癌一線治療中的生存獲益如何?
Top 2
晚期胃癌一線治療有何新進展?
Top 3
晚期胃癌患者的最佳治療組合是什么?
04
如何優化胃癌治療方案?
05
圍術期免疫治療能否改善可切除胃癌患者長期預后?
06
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接受轉化治療的療效如何?
07
免疫聯合放療在局部晚期胃癌中的協同效應如何?
08
如何管理免疫治療胃癌的相關不良事件?
肝癌
Top 1
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線治療應該如何選擇?
Top 2
免疫治療能否實現晚期肝癌全線獲益?
Top 3
免疫治療是否為肝癌患者的轉化治療注入了新動力?
04
2024年肝癌大會上,肝癌治療有哪些關鍵進展?
05
精準醫療如何改變肝癌個體化治療策略?
06
肝癌免疫治療時代,介入治療如何與之協同增效?
07
肝癌新輔助治療探索進展如何?
食管癌
Top 1
從二線到一線,免疫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獲益如何?
Top 2
食管癌的治療格局在免疫時代有何新變化?
Top 3
晚期食管癌患者如何選擇最優治療方案?
04
晚期食管癌治療有何最新進展?
05
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治療耐藥后的再挑戰策略是否可行?
06
免疫治療聯合放化療能否成為局晚期不可切除食管癌的標準方案?
07
免疫治療為晚期食管癌治療帶來變革,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如何?
項目圓滿收官
助推腫瘤免疫治療臨床體系躍升
“百問必答”項目的持續推進,正在推動腫瘤免疫治療臨床路徑日益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提升基層與區域中心的診療協同水平,為一線醫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踐指導,以提升患者全程管理水平,助力我國腫瘤免疫治療事業邁向更高臺階。
項目未來將繼續依托多維度、跨學科的交流模式,聚焦臨床核心問題,傳遞最新、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助力優化治療策略,提升患者預后管理水平。通過不斷拓寬學術傳播廣度與深度,在提升我國腫瘤免疫治療整體能力的同時,真正實現延長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質量的終極目標。
項目簡介
百問必答項目由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發起,百濟神州支持開展,致力于腫瘤免疫治療臨床診療能力提升及規范化。項目面向全社會醫療衛生機構及相關領域臨床醫生,聚焦腫瘤免疫治療臨床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跨學科合作和學術會議組織,快速解答臨床中疑難典型問題,以提升臨床醫生的疑難處理能力,減少治療阻礙,延長患者福祉。
項目計劃開展多場線上學術交流會議,圍繞腫瘤免疫治療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打造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強化區域中心醫院對下級醫療單位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醫療單位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共促國內腫瘤免疫治療臨床診療能力的全面提升。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