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又在張羅著退役全部A-10C“疣豬”攻擊機機隊的事兒了!根據美國著名軍事網站“Warzone”的報道,美國國防部為2026財年編制的國防預算指出,美軍將在其部分戰術飛機——F-15E、F-16C/D和A-10C上集成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APKWS-II。說是所謂的“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其實就是一種2.75英寸的激光制導火箭彈,可作為戰術飛機的廉價反無人機方案。
看起來是個好事兒,但隨后Warzone話鋒一轉,無不遺憾地表示,A-10C可能已經沒有機會來裝備APKWS-II了。因為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準備在2026財年將所有162架剩余的A-10C全部納入退役程序,并在2028財年之前將這批飛機全部退役。如果美國空軍的計劃、國防部的預算能夠在國會老爺那邊通過,那么最多在2028年,我們就看不到美國空軍的A-10C機隊了。
如果這些A-10C不被出售給國外軍事訂貨人的話,那么它們唯一的去處就是位于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的第309航空維護聯隊,成為規模空前龐大的美國飛機墳場組成部分。
這次退役是來真的
美國空軍終于要退役A-10C型攻擊機了?記得咱們在大概五年前,還寫過一篇關于美國空軍要持續改進A-10C的文章,這才短短幾年,就從“改進”變成了“退役”?其實要大伊萬來說,這次美國退役A-10C攻擊機,大概率是真的了,不是前幾次那樣美國空軍跟國會老爺故意撒嬌了。
畢竟一方面,美國空軍這幾年,A-10C機隊的規模確實是已經在逐步下降了,如美國空軍2023財年還有218架A-10C攻擊機,但是2024財年就退役了39架,2025財年又退役17架,基本上兩年不到的時間就退役了四分之一的飛機。而2025財年預計還要退役一批A-10C,并用F-15EX取代,從這里可以看出美軍的A-10C機隊,已經開始進入快速下滑的區間,即使是按照每年40架左右的速度退役下去,三四年也就全部退完了。
二方面,美軍的這些A-10C,沒有新造的機體,全部都是從老的A-10A機體改進而來的。而A-10的生產周期是什么時候,1975年開始批量生產,1984年關閉生產線,一共就用了10年造了700多架,也就是說即使是最新的A-10C,也可能是1984年出廠的機體了,到2024年不多不少已經足足用了40年了。要知道A-10是一種低空行動的攻擊機,低空動壓大,攻擊機帶大載荷又多,本來對機體壽命影響就很大,就算飛機是鋼筋鐵骨的用了40年也已經到了壽命的末期,真的沒有必要再堅持下去了,不然的話你難道還真的想用半個世紀不成?
A-10發展的初衷
其實,從本質上來講,A-10這個美國空軍二戰后發展的唯一一種用于近距離空中遮斷和密接空中支援的攻擊機,本來動機就不純,甚至發展到最后已經遠遠偏離了其發展的初衷。
說A-10型攻擊機發展的動機不純,它本質上來說牽涉到了美軍的軍種內部斗爭,也就是空中力量對陸軍的支援,到底是誰來負責。在二戰中美軍是沒有獨立空軍軍種的,陸軍航空隊統攬負責,但二戰結束后美國空軍建立,傳統的對地攻擊、密接空中支援到底是陸軍自己負責還是空軍負責,美國陸軍和空軍爭執不休。
朝鮮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支援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嚴重的軍種內斗。到了越南戰爭時期,美軍的軍種內斗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陸軍在越南叢林中動輒搖不到美國空軍的對地支援,干脆自己在觀測機上裝火箭彈、機關槍等客串密接空中支援職能。美國空軍一看自己的職能被陸軍這群泥腿子搶了當然不樂意了,畢竟任務就是資源,資源就是錢,多少史密斯專員盯著呢!最后還是美國國防部出來調解,明確了空軍必須為陸軍擔負近距離空中遮斷和密接支援。
正好,此時到了70年代,蘇聯在東歐方向的實力大大提高,美軍急需一款可以協助陸軍打擊蘇聯坦克集團軍突擊矛頭的飛行坦克,所以A-X計劃應運而生。其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A-10攻擊機——皮糙肉厚,設計簡單,可靠性高,造價便宜,甚至最早的型號連夜戰能力都不完全,就是個白天型的攻擊機。
這樣一想你就清楚了——它本來就是用來平衡陸軍和空軍之間關系的機型,能夠湊合著完成陸軍晝間作戰任務中需要的密接空中支援就夠了,要那么多高大上的功能有啥用?最早的A-10甚至連使用空地導彈的能力都不具備,只有那門GAU-8型30毫米航空機關炮,2.75英寸航空火箭彈和500磅航空炸彈,后來才通過集成吊艙具備了使用AGM-65空地導彈的基本性能,這就是一個妥妥的舔地泥巴機。
A-10的長壽與歸宿
按理說,這么一款攻擊機,生命力不會有多強,可沒想到接下來幾十年的事兒讓A-10簡直是時來運轉了。
首先是80年代美軍在北約前線的總體防御計劃(GDP)被改為接續部隊打擊(FOFA)模式,戰斗轟炸機各管一段縱深,要打蘇軍坦克集團軍和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二梯隊。
在此情況下正好缺一個可以在淺近縱深活動的機型,A-10A恰好填補了這個缺口,帶上了AGM-65小牛導彈后甚至可以在蘇軍隨伴野戰防空火力范圍之外打蘇聯坦克,當然后來蘇聯裝備了Tor(道兒)之后,A-10也不保險了。
但恰恰是這個時候,蘇聯半死不活了,海灣地區一個不知死活的薩達姆跳出來了,相比野戰防空極為嚴密的蘇軍,薩達姆的伊拉克軍隊野戰防空系統十分湊合,靠“石勒喀河”這種東西威脅A-10根本不可能,加上伊拉克軍隊的戰術本就十分拙劣。結果在一場海灣戰爭中讓A-10來了個一戰成名,甚至連那門GAU-8/A航炮都被美國媒體吹上了天,吹成了一代神炮。實際上A-10A在海灣戰爭中打擊效率最高的是AGM-65導彈,至于這門機關炮,據說總體命中率只有8%左右,這其實是一種十分特化的、使用重型反坦克導彈打裝甲目標的反坦克攻擊機。
而90年代,美軍都沉浸在冷戰結束之后天下無敵、文恬武嬉的狀態下,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虐菜,A-10自然也就作為一款虐菜機在美國空軍作戰序列里跟著混。2001年反恐戰爭爆發后,A-10A居然又得到了進一步升級的機會,畢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很多作戰場景不是用500磅炸彈,AGM-65空地導彈能應付得了的了,應該給A-10A上最新的JDAM精確制導炸彈和激光制導炸彈。
所以美軍就繼續給A-10A升級,包括新型綜合化的火控計算機(IFFCC),Link-16數據鏈,兩塊彩色液晶顯示器,配套了較為先進的AN/AAQ-28利特寧前視紅外瞄準吊艙,火控計算機可以兼容JDAM等精確制導彈藥,而AN/AAQ-28則可以兼容多型號激光制導炸彈和空地導彈等。升級后的A-10A一開始叫A-10A+,后來正式定型A-10C,這就是目前美國空軍和空中國民警衛隊里A-10C型攻擊機的由來。
而到了這個時候,誰還記得A-10最早是干啥的?這就是個開航炮,丟炸彈,順帶堵陸軍嘴巴的泥巴機,后來改為反坦克攻擊機,到了反恐戰爭時期居然搖身一變變成了航時比較長,可靠性比較高,出動效率比較高,而且出動費用還比較低的經濟適用版打擊戰斗機。估計這時候A-10的設計師聽說A-10居然派上了這種用場,都得說聲我勒個去,這樣又混過了二十來年的反恐戰爭,現在才終于到了A-10C的終點站——不僅僅是機體壽命接近極限了,最大的問題是,美軍現在又開始尋思著搞大國競爭了。
而在大國競爭的場景下,A-10C攻擊機的戰場生存能力是肉眼可見的不行了。畢竟現在大國的野戰防空系統,可不是薩達姆的那些石勒喀河了,最起碼也是Tor-M1(道爾M1)這種打擊范圍大,反應速度快,單發殺傷威力強的東西。而且美國空軍現在根本都不敢保證絕對能拿到制空權,要是拿不到制空權的話哦吼更完犢子,A-10C出去基本就是個被當靶子打的結果。所以,A-10C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壽命,最大的問題是它是真的不再適合美軍預定的作戰需求了。
就這樣,A-10攻擊機在走過了五十來年的長路后,現在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末日,后續可能也不會有什么國家想要接盤這些玩意兒了。諸如烏克蘭想要接盤A-10C的打算那純屬異想天開,烏軍根本拿不到前線制空權的情況下這些攻擊機就是純純的靶子。
所以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美國空軍在退役了A-10這款密接支援機型之后,后續美國陸軍會不會食指大動又開始倒騰自己的CAS(近距離空中支援)機型,還是用巡飛彈湊合使用。美軍的軍種之爭會不會迸發出那么些令人激動的火花,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