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5日凌晨3點,上海虹口上空,一架中國轟炸機拖著濃煙,筆直沖向日本海軍旗艦“出云號”。駕駛艙里,24歲的高謨背部已經被彈片擊傷,鮮血把飛行服都染紅了,但他的雙手仍舊死死地攥住操縱桿。
幾秒后,一聲巨響,火光吞沒了“出云號”的甲板。
誰能想到,這位以血肉之軀重創日寇的飛行員,竟來自江南小城常州——這座不起眼的城市,走出了十幾位抗戰空軍,九成血灑長空。
高謨原名高憲堯,1913年生于常州武進三河口。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正在江蘇省立蘇州中學讀書。眼見東北淪陷,生靈涂炭,這個18歲的少年在作文本上憤然寫下:“吾縱不獲駕機殺敵,必求為士卒,一洩郁積不平之氣!”
畢業后,他偷偷地去報考當時的中央航校,因為他患了瘧疾剛好,身體虛弱,結果體檢不合格。考官見他身體瘦弱,搖頭對他說:“身子骨不行啊。”高謨不服氣,當場就一口氣做了一百個俯臥撐,考官欣賞他的勇氣,錄取他進入這座中國空軍的搖籃。
在杭州筧橋的中央航校,高謨是出了名的“瘋子學員”。別人每天只練8小時,他卻一直加練到深夜;教官教翻滾戰術,他非得要嘗試失速改出,結果飛機差點從空中墜毀。
他最讓人稱道的是在空中攝影課上。因為當時的相機非常笨重,拍攝的時候半個身子都要探出機艙。高謨用繩子把自己綁在艙門邊,在3000米的高空完成中國首組長江航拍圖。1936年的畢業典禮上,蔣介石親自為他佩戴了飛行徽章。
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爆發的第二天。高謨駕駛404號轟炸機,隨著隊伍突襲黃浦江上的日本艦隊。日軍高射炮的火力猛烈,在空中織成一道火網,而他竟然不要命地俯沖到只有200米的高度,將投彈命中“出云號”的艦橋。
這一擊,是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后,中國軍隊首次隊對日本海軍的旗艦造成重創。等到返航的時候,他的機翼幾乎被被打成了篩子,而高謨下飛機時,嘴里還愉快地哼著蘇州評彈。
8月25日的凌晨,輪值的戰友突然發起了高燒,可是他還有戰斗任務。上級正在考慮之時,高謨卻一把搶過了戰友的任務書:“我去!”
凌晨3點整,他駕駛飛機突入楊樹浦日軍的陣地,投完炸彈后卻發現“出云號”正在進行維修。此時他的飛機油箱里的燃料已經幾乎漏盡,他的背部還被三枚彈片擊傷。為了不錯過這大好的機會,高謨突然調轉機頭,對著“出云號”全速俯沖了下去。戰友的無線電里,最后傳來他嘶啞的大吼聲:“東京見!”
高謨犧牲以后,家鄉人無意之中這才發現:這座小城里竟然走出十幾位抗戰空軍,幾乎全部殉國——狄曾益:武漢空戰被5架敵機圍攻,跳傘時遭到飛機掃射;沙興達:駕駛飛機在駝峰航線墜毀,尸骨留在了印度雪山;路景榮:淞滬戰場率部死守,全團僅7人生還……
2014年,常州人為他們建了衣冠冢。如今這座昔日的小城已經今非昔比,但很多人都記得,80多年前,有個叫高謨的年輕人,從這里起飛,再沒回來!
1. 高謨烈士生平(百度百科)
2. 常州名人錄·高謨(常州市政府官網)
3. 中央航校第五期學員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4. 抗日航空烈士高謨(美篇網)
5. 高謨傳(表弟沈一新撰)
6. 家鄉的抗日航空英烈(常州博客)
7. 八一四空戰史料(《中國抗日航空史》)
8. 常州抗日將士英雄墓安葬儀式(現代快報)
9. 筧橋中央航校遺址考察記錄(杭州文史)
10. 高謨撞擊“出云號”日方記錄(日本防衛省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