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您好,您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即將到期,請及時辦理延續……”近日,大余縣青龍鎮平崗村農機手李賢塘接到該縣行政審批局的溫馨提醒電話,讓他直呼“太及時了”。
“差點忘了駕駛證月底到期,過期重辦就麻煩了!”李賢塘點贊的,正是該縣創新推出的政務服務“小鬧鐘”智能提醒服務。針對企業和群眾因不熟悉流程、遺忘時限、忽略證照有效期導致“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甚至證照超期失效等問題,大余縣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中,積極探索服務前移新模式。通過建立智能提醒機制,變傳統的“坐等審批”為主動的“精準提醒”,有效破解服務痛點。
“小鬧鐘”精準提醒,證照臨期不失效。依托電子證照平臺,大余縣將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等12類高頻證照納入臨期提醒庫。安排專員在證照到期前,通過短信、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三重預警”,并同步提供續辦指南和咨詢渠道,形成“預警提示—續辦導航—逾期管控”閉環服務,有效防范證照超期風險,保障群眾和企業權益。
“聯辦提醒”省心省力,“一件事一次辦”更順暢。對于符合“一件事一次辦”條件的企業和群眾,啟動“聯辦提醒”服務。工作人員通過短信推送或現場告知,主動提示其在后續辦理相關許可證件時可同步申請關聯事項聯辦。通過流程整合、材料精簡和全程幫代辦服務,實現“一窗受理、一次申請、并聯審批、同步發證”,確保改革紅利直達快享。
“節點鬧鐘”護航項目,審批全程零延誤。聚焦重點項目審批堵點,大余縣梳理出項目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38個關鍵節點,組建重點項目“鬧鐘專員”團隊。建立“提前15天預審指導+節點前15分鐘智能觸發”服務機制,專員提前介入指導申報材料準備,并在各審批節點準時發出提醒,確保項目從立項到投產全流程“申報零延誤、審批零障礙”,助力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
“政務服務‘小鬧鐘’模式,是大余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踐行‘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大余縣行政審批局局長何穎表示,通過智能化、主動化的服務前移,有效提升了政務服務溫度和效能,增強了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葉功富、彭青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