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的2025年腫瘤規范化診療能力提升巡講“五五行動”系列交流會在山東省濟寧市召開。來自北京、天津、山東等地的腫瘤領域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腫瘤規范化診療、免疫治療新進展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助力提升基層腫瘤診療規范化水平。
會議主席,山東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趙磊在致辭中指出,提升腫瘤防治效果,需要抓好預防、早診早治和規范診療三方面工作。醫療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強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養;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強對規范化診療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將腫瘤系統治療與早診早治、患者教育更好地結合起來,是提高癌癥5年生存率的關鍵。
會議主席、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馬長林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基層在腫瘤規范化診療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基層醫院對規范化診療掌握好、學習好、應用好,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患者健康水平。
“雙免治療3.0”臨床前景可期
山東省立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盛巍以《未來已來:迎接雙免3.0新時代》為題,梳理了免疫治療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免疫治療進入“2.0時代”后,在腫瘤診療中取得非常多的進展,但仍然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單獨的免疫治療對于部分患者效果非常明顯,但從廣譜抗腫瘤療效來看,因靶點抗原易丟失,極易產生耐藥性,其臨床獲益相對有限。相比于早期的免疫治療方案,艾托組合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更加明顯,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生存率都有一定的提高,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有明顯降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丁小勝表示,臨床上針對“雙免方案”如何平衡療效和毒性,是一個很好的課題。艾托組合抗體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艾帕洛利單抗,另一部分是托沃瑞利單抗,因此有提高療效和解決安全性問題的雙重作用機制。作為一類新藥,艾托組合抗體目前在宮頸癌方面已獲批適應證,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當中獲推薦,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
東營市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韓珊指出,從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數據來看,艾托組合抗體的優勢在于療效和安全性,其未來是可期的。
煙臺市蓬萊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劉軍華表示,基層醫院依賴于上級醫院或者全國的大型臨床研究提供診療依據。艾托組合抗體在臨床試驗中體現了優勢,還有更多臨床研究正在開展。期待相關研究能給基層醫院提供更多的選擇,讓更多的癌癥患者從雙免治療中獲益。
這一環節主持人、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王祖森總結指出,目前雙免治療作為一個熱點,成為各個企業開發的主要產品之一。從臨床實踐來看,艾托組合抗體加上化療,對于一些經過三線治療、缺乏藥物可用的患者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濱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楊煥蓮以《結直腸癌免疫治療的破局之路:雙免的核心價值》為題,梳理了雙免治療在結直腸癌治療上的研究進展。免疫治療自獲批上市以來,改變了眾多腫瘤的治療格局。從生存曲線看,雙免治療的效果更優于單免治療。對于?MSS(微衛星穩定)型結直腸癌,單免治療療效不盡如人意,而艾托組合抗體在小樣本的臨床研究中展現了療效和安全性優勢,后續還需要通過大樣本的3期臨床試驗來進一步驗證療效。
隨后,4位專家圍繞“如何看待免疫治療在結直腸癌治療當中的應用前景”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特需醫療部副主任梁斌主任醫師分享了實踐當中的兩個典型病例,對如何結合腫瘤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提出了思考。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放療科副主任劉海德表示,在MSI-H?(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型?腫瘤患者中,在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中,有30%的患者原發耐藥。對于這些原發耐藥的患者,在進行雙免治療的同時,采取聯合貝伐珠單抗、化療等治療手段,可能會改善原發耐藥的狀況。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楊紅蘭指出,關于雙免治療的研究不限于結直腸癌,對于一些冷腫瘤(包括胰腺腫瘤、卵巢腫瘤等)也有可期的前景。天津市北辰醫院胃腸外科病區主任高洪亮表示,對于外科醫師來說,希望術后病理臨床分期為三期、四期的患者通過化療、靶向治療還有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得到更高的5年生存率。
該環節主持人、菏澤市立醫院腫瘤科四病區主任時紅萍總結指出,免疫治療改變了很多癌種的治療格局。目前針對MSI-H?(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dMMR(錯配修復缺陷)免疫缺陷的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這類患者占比較少,只有10%至20%。對于?MSS型患者,單免治療的有效性非常低,免疫聯合靶向、免疫聯合化療、局部的免疫聯合放療等探索一直在繼續。艾托組合抗體讓這些患者看到了希望。
期待相關研究為基層診療提供更多指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劉梅主持了第一例病例的討論環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放療科主治醫師李濤分享了一例晚期肝癌脈沖式放療聯合雙免一線治療典型案例。該患者2013年確診肝癌,在當地醫院進行介入治療,并在北京某醫院進行伽馬刀治療,術后定期復查。2025年,患者因小腹部不適、后腰疼痛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接受檢查,被確診為肝癌復發并轉移。醫生對其進行了局部治療、聯合系統治療、對癥支持治療。其中,局部治療選擇脈沖放療,系統治療選擇艾托組合抗體雙免治療,還有侖伐單抗的靶向治療,對癥支持治療選擇抗病毒治療。第一療程結束后,全部病灶較前有所縮小,腫瘤標志物有明顯下降。第三療程結束后,患者沒有明顯不良反應。回顧整個治療經過,脈沖放療作為一種新的低毒性放療方式,與免疫治療聯合應用展現出良好的協同抗腫瘤效果和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但仍面臨一些挑戰,需要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放療劑量、脈沖頻率等,以實現最佳治療效果。隨后,濰坊市人民醫院肝臟微創外科主任醫師丁維寶、山東省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忠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王揚、東營市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王明濤對此進行了討論。
在下一例病例的討論環節,山東省腫瘤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韓勇分享了晚期腸癌一線免疫治療病例。該病例參加了艾托組合抗體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2期臨床研究。研究顯示,艾托組合抗體聯合化療靶向治療,可以給MSS型患者帶來較高的有效緩解率和安全耐受性。參加研究兩年多來,該患者一直處于持續部分緩解的狀態,最新復查結果顯示緩解率較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東院放療科病區主任管尚慧、臨沂市腫瘤醫院內三科主任陸紅梅、曲阜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呂秋景紛紛圍繞該病例的治療經歷發表了各自看法。該環節主持人馬長林總結指出,在腫瘤治療方面,今后需要進行更多臨床實踐總結、臨床研究或基礎研究,更好地指導醫療工作者恰當地選擇和應用治療手段。基層醫院也要做好數據反饋等工作,助力實現“五五行動”的目標。
在會議總結環節,會議主席,山東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趙磊表示,作為醫務工作者,在腫瘤診療中永遠希望有新的“武器”問世。目前,艾托組合抗體在前期研究中展現出較好的苗頭,期待其順利完成3期臨床試驗。
文:陳遠
編輯:嚴少衛
審核:王小雪 牛煜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