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72篇文章
當你嘗試把重物舉過頭頂,卻突然感到肩膀傳來撕裂般的疼痛;或是炒菜時鍋鏟都拿不穩,酸脹感如電流般竄到頸后;亦或是夜里翻身時,被肩膀的刺痛驚醒,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肌肉酸痛,而是肩袖損傷在發出求救信號。肩袖損傷作為常見的肩部疾病,雖然不如肩周炎廣為人知,卻同樣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下面就帶大家認識這種疾病。
一、認識肩袖
肩袖并非一塊骨頭,而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復合體,是由岡上肌腱、岡下肌腱、小圓肌腱和肩胛下肌腱構成的“肌肉袖套”。這些肌腱能將肱骨頭穩定于肩胛盂內,如纜繩般緊緊包繞肩關節,既提供穩定支撐,又是靈活運動的動力源。
二、肩袖損傷的機制----為何“翅膀”會受傷?
當其中一根或多根“纜繩”磨損、撕裂,肩關節便如同失去翅膀的鳥,疼痛與無力如影隨形。據統計,在肩部疾病中,肩袖損傷占17%~41%,60歲以上人群中肩袖損傷占30% ,卻常被誤認為“肩周炎”而延誤治療。
肩袖損傷可能涉及多種因素。退行性變、卡壓和過度負荷均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促發肩袖損傷。那么誰是肩袖損傷的幕后推手?
①日積月累的“水滴石穿”
長期反復抬臂過肩動作(如油漆工刷漆、教師板書、網球/羽毛球發球、游泳劃水)導致肌腱與肩峰反復摩擦撞擊(肩峰下撞擊),最終磨損甚至斷裂。
②猝不及防的“瞬間重創”
摔倒時手撐地、突然提拉重物等暴力牽拉,可直接導致肌腱撕裂。
③歲月無情的“自然老化”
肌腱隨年齡增長血供減少、彈性下降,輕微外力也可能造成損傷。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顯著攀升。
④被忽視的“姿勢殺手”
長期伏案導致的圓肩駝背姿態,使肩峰下間隙變窄,更易摩擦損傷肌腱。
三、肩袖損傷的臨床表現----“翅膀”的求救信號?
許多肩袖損傷都沒有癥狀。有癥狀的患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疼痛和無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肩關節彈響。
警惕!肩袖損傷的求救信號:
抬臂劇痛
尤其外展60°-120°范圍,嚴重時連簡單的梳頭、穿衣、晾衣服、伸手拿高處物品都成奢望。
無力感如影隨形
感覺手臂“使不上勁”,拿水杯、擰毛巾、扣內衣扣子等日常動作變得異常艱難。
活動異響
肩關節活動時可能出現摩擦感或 “咔嗒””聲。
靜息中的“夜襲者”
夜深人靜時疼痛加劇,側臥壓到患肩更是痛如針扎。
壓痛明顯
按壓肩關節前外側或特定點,疼痛尖銳。
四、肩袖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①精準診斷是第一步
專業醫生通過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等共同診斷。臨床多表現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障礙 ;關于肩袖損傷的輔助檢查較多,包括磁共振、超聲和X線等。
②個體化治療方案
保守治療(適用于部分撕裂、癥狀較輕者):
(1)合理休息+活動調整:避免誘發疼痛動作,急性期建議制動;
(2)抗炎鎮痛:藥物、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沖擊波)緩解炎癥疼痛;
(3)康復訓練:后期癥狀緩解后可在康復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肩袖肌群強化(如肩外旋、內旋抗阻訓練)、肩胛骨穩定性訓練(如彈力帶劃船)、關節活動度改善(如鐘擺運動、爬墻運動)。切忌自行暴力拉伸!
手術治療(適用于完全撕裂、保守無效、年輕活躍患者):
(1)關節鏡下微創修復:主流方式,創傷小恢復快。醫生如同“精修師”,在鏡下將撕裂的肌腱縫合回骨面。
(2)術后系統康復至關重要:需嚴格遵循康復計劃,逐步恢復功能
肩袖損傷愈合較慢,存在嚴重癥狀的患者拖延可能導致:
肌肉萎縮、脂肪浸潤(肌肉被脂肪替代,功能永久喪失)
撕裂口持續擴大
繼發凍結肩(真肩周炎),關節徹底“凍”住
最終錯過最佳手術治療期,效果越差
五、肩袖損傷的預防---守護“翅膀”,預防先行
預防肩袖損傷,關鍵在于科學運動和日常保養。
①運動前充分熱身:尤其游泳、羽毛球、網球等過頂運動愛好者,重視肩袖肌群激活。
②姿勢即良藥:避免久坐圓肩,保持挺胸沉肩。電腦屏幕置于視線水平。
強化你的“護甲”:定期進行肩袖肌群(外旋、內旋)和肩胛周肌群力量練習。
③量力而行:提重物時避免突然發力,善用身體力學。
④傾聽身體聲音:出現肩部不適及時休息,莫強忍疼痛繼續活動。
⑤家庭主婦/主夫:家務勞動中避免長時間抬手晾曬、擦高窗。巧用工具(如長柄刷、晾衣桿)。
⑥伏案上班族:每30-45分鐘起身活動肩頸,做做擴胸、繞肩運動。
⑦運動達人:重視運動后肩部拉伸放松,技術動作規范是防傷關鍵。
當肩膀持續疼痛、活動受限超過2周,請務必尋求骨科醫生幫助。別讓“受傷的翅膀”禁錮生活的精彩,科學認知、及時干預,讓肩膀重新成為你擁抱世界的自由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敏健,楊超,羅浩,等. 肩袖損傷的治療方法研究與進展[J]. 國際外科學雜志,2018,45(7):487-493.DOI: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8.07.013
[2] 張燕,何云武. 肩袖損傷研究進展[J]. 實用疼痛學雜志,2018,14(2):148-151.DOI: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8.02.015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粟義佳 何丹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