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呼吸 “卡了殼”!這份哮喘自救指南請收好
哮喘,被稱為"會呼吸的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疾病。
據統計,全球約有3億哮喘患者,而在我國,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很多人對它的認知仍停留在"喘不上氣"的模糊印象。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哮喘的神秘面紗,教你科學應對,自由呼吸!
PPT頁面展示(源文件可編輯)
1
哮喘的 “真面目”
哮喘不是簡單的咳嗽或氣喘,而是一種慢性炎癥性氣道疾病。
當氣道遭遇花粉、塵螨、冷空氣等“刺激源”,就會像觸發警報般迅速收縮、腫脹,分泌大量黏液。
此時患者會出現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典型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更值得警惕的是,約 30% 的哮喘患者早期僅表現為夜間咳嗽,常被誤診為感冒,錯過最佳干預時機。
2
哮喘的"幕后黑手"是誰?
哮喘的發病機制復雜,但以下幾個因素最常見: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哮喘或過敏性疾病史的人風險更高。
環境誘因:
過敏原:塵螨、花粉、寵物皮屑、霉菌
空氣污染:PM2.5、二手煙、油煙
職業暴露:油漆、化工粉塵
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可能誘發或加重哮喘。
其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冷空氣刺激。
關鍵點:哮喘是慢性炎癥,即使沒有癥狀,氣道炎癥也可能持續存在,需長期管理!
3
哮喘能根治嗎?科學治療是關鍵
目前哮喘無法徹底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80%以上的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1. 藥物治療
控制藥物(長期使用,抗炎):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白三烯調節劑(如孟魯司特)。
緩解藥物(急性發作時用):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
?? 常見誤區:
只在發作時用藥,平時停藥→導致病情反復!
擔心激素副作用自行減量→炎癥控制不佳!
2. 日常管理
記錄哮喘日記:記錄癥狀、用藥和誘因。
學會使用峰流速儀:監測肺功能變化。
避免誘因:定期清洗床單、使用空氣凈化器、戴口罩防冷空氣。
3. 緊急情況處理
如果出現:
說話困難、嘴唇發紫
藥物緩解無效,呼吸極度困難
立即就醫!
4
哮喘患者的生活指南
精準識別過敏源:建議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液檢測,明確個人致敏原。常見的室內過敏源如塵螨、霉菌,可通過定期高溫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氣凈化器減少接觸;花粉季外出時佩戴 N95 口罩,回家后及時更換衣物。
規范用藥不松懈:哮喘治療需 “雙管齊下”—— 日常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急性發作時配合短效 β2 受體激動劑緩解癥狀。特別提醒:吸入藥物后需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外出時告知同伴用藥方法。
運動有講究:游泳、瑜伽等低強度有氧運動有助于提升肺功能,但需避開清晨、傍晚等花粉濃度高的時段。運動前 15 分鐘預防性使用支氣管擴張劑,能有效減少運動誘發的哮喘發作。
情緒管理很關鍵:焦慮、緊張等情緒會激活交感神經,加重氣道痙攣。可嘗試冥想、深呼吸訓練調節情緒,家人的支持與理解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
定期隨訪保平安:每 3 個月到呼吸科復診,通過肺功能檢查評估控制情況。醫生會根據病情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
哮喘不是生活的枷鎖,而是需要管理的"慢性伙伴"。
通過科學認知、規范治療和積極預防,每一位哮喘患者都能暢快呼吸,享受美好生活!
轉發給身邊需要的人,或許你的分享能改變一個人的呼吸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