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西方眾多白眼和冷遇后,印度和莫迪政府似乎要不得不“向東看”了。
6月青島,在上合組織防長會議上,印度防長辛格主動和我們提起了中印邊境問題,呼吁盡快“永久解決”中印邊境問題,而一時間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
是真心還是假情?是實意還是另有算計?是主動抑或是被迫下的舉動?
今天,就來簡單聊一聊,以供大家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辛格防長以前從未來華訪問過,這到底是莫迪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目前不得而知。
6月25日左右,青島防長會議上當著中方防長的面,辛格突然說出一句“中印必須找到邊境問題的永久解決之道”,可能都把咱們的防長搞蒙圈了吧,因為很多情況不支持,這個老先生突然來這么一句,當時也確實頗有點意外的。
再者,畢竟上合組織的會議,是奔著凝聚共識去的,不是解決某些紛爭問題的外交會議。
風武堂注意到,眾所周知,從1962年邊境沖突開始,到現在,在這63年里兩國邊界談判從未觸及“徹底解決”的核心,一直在談談停停,而本次會議上印度防長首次“拋出徹底解決”之說法,這確實顯得太突然了。
特別是在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中,雙方關系一度跌至低谷;5年以來,雖然通過多輪談判,邊防部隊逐步脫離接觸,但緊張氣氛從未完全消散。
不過,辛格此舉,算是放出一個緩和中印關系的信號。
而且還是出自印度防長之口,其分量也不一般。
那么,印度防長為何要突然釋放出緩和的信號呢?印度的說法有可信度嗎?
至于是否具有可信度,這一點大家看看得了,誰也不會把這句話當回事的,因為印度跟美西方一樣,都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慣犯,因此這個方面就不多說了,下面重點聊一下印度為何此時要放軟話這個問題。
據風武堂觀察,歸納起來,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三點,如下:
其一,被西方踢出核心“群聊”,遭受冷遇,印度不得不選擇“轉向”
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在印巴停火時,特朗普突然提前出來說印巴停火,是他調停的結果,當時把莫迪氣得夠嗆,彷佛在告訴世人,印度打輸了,后面印度方面馬上就出來發言講,這是印巴雙方協商下的結果,而快速打臉特朗普,讓特朗普尷尬不已。
而更讓特朗普感覺難受的是,本來是計劃靠印度去打擊巴基斯坦,以實現其牽制東大的印太戰略目標,可是,印度太不爭氣,在印巴空戰中一敗涂地,把臉都丟到太平洋上去了,傷透了特朗普的心。
與此同時,不久,在關稅問題上,印度也沒有給美國什么好臉色,比如曾經宣布要對美國的鋼鋁制品加征25%的關稅等,也快速導致美印關系在降溫,期間特朗普也多次點名印度“不配合”等。
此外,在近期的G7峰會上,莫迪強撐出席,卻幾乎無人搭理——原本希望借“巴基斯坦戰爭勝利”的話題刷一波存在感,結果G7全程對其避而不談,莫迪在國際輿論場上徹底“隱身”,如同變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透明”,令莫迪老仙心寒不已。
再比如,近日在關稅問題上,印度和日本還在咬牙硬剛,這在特朗普看來,就是典型的不聽話、不配合的表現,特朗普不可能放過他們兩,近日,對印度,特朗普政府放話“別想拿關稅優惠”,這話跟扇在莫迪臉上的耳光沒啥區別。
由此可見,數月以來,印度在西方陣營中的處境非常的不好,不斷遭遇冷遇。一系列打擊和受挫,終于讓莫迪強烈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寒氣——自己在西方牌桌上,既沒籌碼又沒話語權,原來自詡的“世界大國”的高大上敘事內容,在美西方面前屁都不是,太搞笑太扎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印度莫迪為了外交上挽回一些面子,參與或發起了兩大活動——7月1日印度外長參加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上四國說得激情洋溢,但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環球時報》援引路透社報道稱,日、印、澳當下都與美國存在貿易摩擦及其他雙邊分歧,這為“四邊機制”蒙上陰影——日本面臨美方要求其增加國防開支的壓力,并推遲了原定于1日與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舉行的年度部長級會議;澳大利亞焦慮美國對“奧庫斯”潛艇項目的審查;美印因為印巴停火的原因一度爭吵,印度外長強調貿易關稅不是促成與巴基斯坦停火的因素。
各有算計和小心思,印度十分的糾結。
另外,就是出訪巴西等南方國家,去搞一個所謂的南方同盟之類的外交,想自己另起爐灶,但扎心的是,莫迪不辭勞苦走了一圈后,響應者寥寥,最后鎩羽而歸,留下了一把辛酸淚。
其二,兩場戰爭,打醒了印度,清楚知道自己是啥水平,軍事雄心“痿”了
一是印巴空戰,五月初幾天之內就被巴基斯坦打得滿地找牙,雖然在表面上強調自己“贏麻了”,但莫迪騙不了自己的內心。
畢竟,這還只是巴方單純購買了一些中系出口裝備下的戰果,就讓印地嚴重吃癟。如果對手是中國的話,印度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1962年,解放軍沉重的勾拳,讓印軍幾十年還沒緩過來勁。要知道當年印軍有美蘇歐列強的支持,武器裝備不輸于解放軍。
現在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已經遠遠優于印軍,而且還可以依托整個中國的軍事系統作戰,如果再打起來,那畫面簡直是不敢想象,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印度肯定不會拿腦袋撞墻。
在軍事上,沒法跟東大抗衡,莫迪的心拔涼拔涼的。
二是,近期的伊朗和以色列的戰火,把雙方的經濟都快打奔潰了,其中,以色列有老美等的支持都這樣狼狽,而更別說俄烏戰爭近四年抗戰了,只要一開戰,以東大難以追趕的軍事實力和親東大眾多盟國的圍堵等,印度那些臆想的什么“全球南方大國”“南亞大哥”等夢想都得快速清零,而變成一個笑話。
因此,例如,當前,溫度漸升的中東局勢,讓印度開始揣摩是否該調整對華策略。經過多番思考后,新德里不但主動示好,還派出了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親赴北京,帶著誠意滿滿的合作信號。
所以,在6月的防長會議上,帶著相關使命來的印度防長就說了這樣一通話:
辛格表示,印中是搬不走的鄰居,交往歷史悠久;印方不謀求與中方沖突對抗,愿與中方妥善處理分歧,增進交流互信,推動雙方關系持續向好發展。
這怎么感覺是咱們的臺詞和風格,怎么會從印度防長口中說出來呢?
因此,再回過頭來看,印度防長急于拋出“通過談判來徹底解決邊界爭端”的言論,也就沒有那么突兀了。
同時,以上所述,在地緣安全上,也說明一個問題,為了避免沖突再度升級,莫迪不得不考慮通過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力進行平衡,以換取邊境的“相對安全”。從這一層面講,印度確實需要中國“壓住局勢”,以穩住自身軍事底線。
畢竟,印度更擋不住東大更加猛烈和怒吼的強大炮火的碾壓,60年前是這樣,現在只會更慘。
其三,在經濟和產業技術兩大方面,嚴重現實困境凸顯,撐不起印度的野心。
譬如,在經濟層面,美國關稅威脅下,印度汽車制造業面臨崩潰風險,急需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對沖損失;在本就難以對接歐美高端市場的前提下,失去中國這一最大區域性消費市場,無疑等于自斷一臂。
而更嚴峻的是技術困境——印度雖擁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儲量,但開采提煉技術嚴重落后。過去數月,莫迪政府花重金扶持本土稀土產業,投入上百億,卻遲遲無果。
原因不是資源缺乏,而是缺乏提純、分離等核心工藝能力,而這,恰恰是中國的優勢所在。西方國家雖曾聲援印度稀土開發,但至今未有實質技術轉讓。
而歐美國家根本無法提供替代方案,就連美國都不行,更別說拉胯的印度了,因此,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迫使印度重新評估對華政策。
另外,在產業轉移方面,當初印巴空戰之前被老美忽悠,頭腦一熱就發動了印巴沖突,爾后丟盔棄甲,加之莫迪和特朗普之間的互相打臉,以及當下美印之間關稅上的相互捅刀子等,相關產業轉移計劃也很快胎死腹中了。
等等
在經濟和技術等角度,在近年眾多趨勢的變化下,或許莫迪已經看到了美西方在應對東大方面的許多現實掣肘和有心無力,覺得再去無腦配合他們的行動,以前還可以喝點湯、現在連正眼都不看自己了,逐步似乎變成了一個棄子,故而,印度和莫迪,為了自己的有效發展和強大,在一定程度上也開始積極轉向“向東看”的維度了,也是不得已的取舍和動作。
尤其是老美,連在歐盟和日本等逐步開始減少駐軍和相關支出、要求其他各國來投錢買美軍的安全服務等,特朗普就更看不上印度的軍事實力了,這一切都逼迫印度在快速轉變思維,不然兩邊不討好,否則未來就為更慘。
如上,印度防長辛格,帶著莫迪親自吩咐的特殊使命,在6月份的青島防長會議上突然放出徹底解決邊境問題等“軟話”,看似突兀,實際上也是印度的一大客觀必然。
因為,在當前被美西方提出核心群,自己出訪南方各國別人不當回事、美日印澳安全會議貌合神離、以及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依然洶涌襲來的眾多背景下,再疊加國內經濟承壓和選情趨冷的眾多壓力等,印度和莫迪,都已深處濃黑的烏云之中,難以看到什么新的希望。
因此,借中印邊境這一重大且耗時63年的歷史問題來釋放出緩和的意圖,他們認為應該可以獲得中方的一些好感,也便于去調節一下雙方過去的緊張氣氛。
其背后,實際上,印度此時的“和顏悅色和笑臉”,其本質就再次深刻印證了我們偉大教員的一個觀點:
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
例如,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已經成為一個63年的歷史問題了,如果僅憑一個從未訪問過東大所謂的印度防長的、一句夸大其詞的話,就想去打動東大而想換得某些利益的支持等,在此風武堂只能說一句——“印度可能吃錯了藥”,還需要來中國多看看中醫和多喝點中藥才有可能好轉,而且,千萬要記得在喝藥之前把兩只手用高濃度的巴氏消毒液洗干凈,再去端杯子哈。
最后,就咱們國家怎么看印度防長的言論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下面引用一下外交部發言人的說法,其他的就不去費舌了:
據央視新聞顯示,6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印度防長相關言論提問。
對此,毛寧表示,關于中印防長會見的具體情況,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了解。
“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印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達成了關于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雙方還有各層級的外交、軍事溝通機制。
我們愿意同印方一道,就劃界談判、邊境管控等問題保持溝通,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促進兩國跨境交流合作。”
總結起來,即為——中印邊界問題,雙方有系統的原則和相關處理程序,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話就能解決的;我們的宗旨是,積極溝通,雙方都要為維護和平安寧而努力。
言簡意賅,一舉就戳破了印度和莫迪政府的那些小心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