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晚,中大型SUV小米YU7創下了行業奇跡:3分鐘訂單突破20萬臺,鎖單量迅速達到了24萬臺。
面對這樣的成績,就連雷軍都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嘆:“天吶!”
然而,僅僅72小時后,一場圍繞YU7的危機風暴席卷而來。
6月27日,一段10秒的視頻在社交平臺瘋傳。
在天津V1國際賽車場的賽道測試中,一輛小米YU7 Max的剎車盤突然竄出半米高的火焰,紅外測溫儀顯示溫度高達619°C。
這一畫面迅速點燃了輿論場,“買小米送打火機”、“賽道刺客”等調侃如病毒般傳播。
剎車盤起火事件只是開始。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小米汽車接連遭遇交付危機、用戶投訴和友商圍剿,將雷軍和他的造車團隊推向了風口浪尖。
當懂車帝測試車手何曉樂將小米YU7 Max駛回維修區時,右前輪剎車盤突然迸發出明火,左前輪緊隨其后。
這一幕發生在車輛剛剛跑出2分18秒66的同級最快圈速后,這樣的成績甚至超過了同場測試的小米SU7 Max、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
現場數據顯示,YU7 Max以221.62公里/小時的尾速沖線,在三號彎道已經觸發制動過熱預警。
面對洶涌的輿論,小米汽車在6月28日深夜緊急發布《答網友問(第163集)》,解釋稱起火是“極端操作”導致的結果。
測試時,YU7只跑了一個暖胎圈和一個飛行圈,結束后沒有進行正常的散熱處理就直接駛入維修區駐車。
正是這一操作,導致剎車片中的有機材料在高溫下被引燃。
小米特別指出,測試車并未開啟“大師模式”里的“能量回收增強”功能。
這個為賽道場景準備的配置可以減輕剎車負擔,即便ABS觸發抱死,也能提供高達0.2G的能量回收力,從而延緩剎車系統過熱。
換句話說,如果打開了這個功能,剎車片著火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就在剎車起火的輿論風波尚未平息之際,小米于6月30日宣布YU7鎖單量突破28萬臺。
這個數字刷新了行業預售紀錄,卻將小米拖入了更深的困境。
6月28日,小米汽車App更新了交付周期,讓期待盡早提車的用戶心涼了半截:
Max版最快也要等33周,Pro版48周起步,標準版甚至排到了53周之后。
照這個節奏,多數人提車要等到2026年夏天。
“我生個娃才39周,買個車你讓等58周。”一位女性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的吐槽道出了眾多預訂者的焦慮。
更現實的是,2025年底前的購車補貼政策可能改變,等車用戶或將多花3萬元。
小米目前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北京亦莊的第一期工廠,年產能僅15萬輛。
二期工廠雖已規劃,但尚未全面投產,仍在調試與人員擴充階段,預計最快將在7月正式投產。
6月19日,小米以6.35億元取得了相鄰的新工業用地,外界猜測將用于三期工廠建設。
但土地交割到廠房竣工再到設備投產,至少需要12個月以上的周期,遠水難解近渴。
等待如此漫長,引發了黃牛與友商的狂歡。
在閑魚等二手平臺,YU7 Max準現車訂單的轉讓帖比比皆是,價格在3000元到2萬元不等。
黃牛鎖單后加價倒賣,利用的正是小米“高需求+慢交付”的市場局面。
此次剎車片起火事件,并非小米汽車首次面臨安全性質疑。
今年3月29日夜,一輛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發生事故起火,造成三名女大學生不幸遇難。
當時雷軍沉重回應:“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輕女孩不幸離世,這樣的消息,對她們的家人、朋友,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難以承受的悲痛。”
在電動車車禍起火導致3名女大學生不幸遇難之后,“著火”已成為消費者購車的“第一擔憂詞”。
每一次事故,無論是否小米的責任,都會被放在聚光燈下審視,這與雷軍將品牌人格化的策略密切相關。
雷軍親自上發布會、試駕、短視頻,將個人IP與品牌深度綁定。
當產品出問題時,人們不是質疑產品經理或測試團隊,而是直接質疑雷軍本人。
品牌人格化帶來了流量紅利,也帶來了責任放大效應。
雷軍曾言:“安全不僅僅是豪華,沒有安全其實什么都沒有。”
如今,YU7的經歷成了小米的“熱度的煉火”。
它燒出了訂單神話,也燒出了品牌在安全信任、交付能力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多重挑戰。
在直觀的起火視頻面前,技術解構再詳細,也依然難以完全抵消公眾情緒的波動。
28萬個訂單,是市場的狂熱,也是品牌的考驗。
能否兌現這28萬份熱情,取決于接下來每一臺車、每一次交付、每一個服務節點。
這不是靠發布會熱血就能贏的,是靠體系穩定、節奏可控、品牌信任一點點筑起的長期戰役。
當剎車盤溫度突破600℃的瞬間,YU7面臨的不僅是材料極限的考驗,更是一家從消費電子跨界造車的企業,在汽車工業領域的真正成人禮。
火焰終將熄滅,但關于安全、信任與承諾的思考,將長久地留在每一位關注者的心中。
小米YU7的下一步不是再贏熱搜,而是贏用戶的冷靜掌聲。
參考資料
1. 網易新聞:《小米深夜回應YU7起火,雷軍最發愁的事來了!》
2. 深港在線:《YU7測試時剎車片起火 小米汽車回應 官方回應:極端工況下的物理現象!》
3. CMOVIP:《小米深夜回應!YU7起火,雷軍的麻煩來了》
4. 騰訊新聞:《小米YU7上市不到48小時,網友發現剎車片起火,官方回應使用正常,網友戲稱,為發燒而生》
5. 廣告門:《3起事件72小時內爆發,小米YU7公關系統承壓實錄》
6. 0xu.cn:《懂車帝小米YU7賽道測試時剎車片起火 小米汽車回應!總結:不會開、沒常識》
7. 網易新聞:《YU7突破28萬單,雷軍被圍攻了》
8. 搜狐新聞:《小米YU7正遭遇公關危機三連擊:生娃才39周,買車等你58周?》
9. 搜狐新聞:《小米回應剎車起火》
10. 鳳凰新聞:《剛剛,雷軍回應安徽SU7事故!小米汽車官方也做出回應》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