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2026年1月1日,一項事關億萬駕駛者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將正式實施。新規明確要求:所有乘用車在默認狀態下不得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完全停車(即禁止默認“單踏板剎停”),駕駛員須通過制動踏板完成車輛剎停。
這一關鍵條款的設立,直接呼應了本報兩年前推動的一項重要政策建議——2023年,浙江省政協委員、時任都市快報編委張鵬,在當年的省政協會議期間,提交了《關于對電動車“單踏板模式”進行規范管理》的提案。根據都市快報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詳盡調查,該提案首次系統性提出“單踏板模式”的安全風險及監管必要性,并引起了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相關調研隨即展開。
此外,剛出爐的“2026乘用車制動新國標”還同步要求:動能回收減速度超1.3m/s2,車輛自動點亮制動燈;強制新車標配ABS防抱死系統。過渡期安排顯示,新車型除“單踏板制動”等兩項要求外,2026年1月合規,“單踏板制動”等兩項2027年1月實施;已獲批車型寬限至2027年1月。有專家指出,新規可糾正“單踏板依賴”誤操作隱患,重塑安全駕駛習慣。
都市快報對單踏板模式的關注早已開始
“單踏板模式”是隨著特斯拉汽車進入中國消費者視野的一種車輛強動能回收模式,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通過增強動能回收效率,增加車輛的續航里程:松開電門踏板,車子開始回收動能、車速下降,相當于踩下了剎車踏板。
2021年5月13日都市快報相關報道
此后,隨著A型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技術(即加速踏板的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的逐步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為消費者提供“單踏板模式”。由于“單踏板模式”改變了用戶舊有的駕駛習慣,雖然有很多車主大加贊賞,認為其讓駕駛變得更輕松,但也招來很多爭議,認為它存在應急情況下誤踩加速踏板的風險——國內外多起“失控”交通事故,均被懷疑是車主誤踩電門踏板造成的。
2021年5月,都市快報就開始對一些品牌汽車的“單踏板模式”質疑。當時的特斯拉取消了動力回收調節選項,新車只有一種動能回收模式,這相當于強制性讓司機選擇了強動能回收的“單踏板模式”。2023年,時任都市快報編委張鵬結合本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的調查案例,提交了《關于對電動車“單踏板模式”進行規范管理》的政協提案,從生產源頭的制度設計、銷售環節的消費者培訓、輿論宣傳引導等層面提出了詳盡建議。
2024年6月,工信部就新國標公開征求意見
很快,國家層面也關注到了“單踏板模式”在實際運用中的問題。2024年5月,工信部公開征求《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五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其中一項內容就涉及電動車的“單踏板模式”的規范管理。
“單踏板模式”可自主選擇
乘用車制動新國標,對電力再生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就是目前新能源車中常見的動能回收系統。
新國標要求只要是采用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在減速過程中將車輛動能轉化為電能的制動系統),且有“單踏板模式”的車輛,都不能將車輛的制動系統默認工作模式設為“單踏板模式”,“單踏板模式”只能在車輛啟動后由駕駛員選擇設定,并且在使用過程中,車輛應以光學信號持續提示駕駛人注意自己目前正在使用“單踏板模式”。這樣做麻煩是麻煩一些,但是沒有一刀切徹底禁止“單踏板模式”,給了駕駛員自主選擇權。
同時,新國標還規定了禁止“單踏板模式”實現車輛完全剎停,這樣的規定主要還是出于安全考慮。如果駕駛員長期通過控制加速踏板來實現制動停車,可能會導致養成相應的駕駛習慣,在緊急制動工況下出現誤踩等情況。
此外,還對于車輛在進行能量回收時的剎車燈點亮問題,要求能量回收減速度大于1.3m/s2時,應點亮制動燈,以提醒后方車輛及其他交通參與者,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單踏板模式”曾經差點被禁止
事實上,新法規在起草之初是準備禁止“單踏板模式”的,但在2024年5月27日至7月27日第一次征求意見時,有網友針對禁用“單踏板模式”表示反對。有特斯拉車主號召大家積極向主管部門反饋意見,建議給予用戶選擇權,讓用戶自己決定是否完全禁止“單踏板模式”的使用,“不能一刀切地完全禁止”。
最終,有關部門聽取公眾意見,在新國標中規定,不能將車輛的制動系統默認工作模式設為“單踏板模式”,“單踏板模式”只能在車輛啟動后由駕駛員選擇設定。把“單踏板模式”的自主選擇權給了駕駛員,并在去年9月進行第二次意見征集。
關于剎車系統的要求新增了不少
新國標新增強制安裝ABS(防抱死制動系統)要求。ABS可防止緊急制動時車輪抱死,從而保持車輛的穩定性和控制性,目前已成為許多乘用車的標配,如今被寫進了新國標里。
電動汽車的剎車是靠電力傳輸剎車力,新國標對電力傳輸制動系統(ETBS-線控制動)有了強制要求。制動系統必須保證有備用電源,還得有報警裝置(電池沒電、系統故障時提醒)、能量管理(合理分配電能保剎車)這些功能。
新國標還規定了車輛必須有緊急制動信號,當剎車急到一定程度,得自動發信號提醒后車,盡可能避免連環撞。
更換備胎后,備胎的剎車性能也要達標。如今很多車輛的備胎都是采用非原尺寸輪胎,這種輪胎都是窄胎,在緊急制動時由于接觸面積減少或材質差異,制動距離可能延長5%-10%,增加碰撞風險,新標把這一漏洞也補上了。
對于剎車盤/鼓磨損檢查,新國標也提出了要求,不用拆輪子也能檢查磨損。
此次新國標的落地,標志著中國汽車安全標準邁入了與國際接軌,并引領創新的新階段。它不僅是懸掛于車企頭頂的?安全緊箍咒?,更是億萬駕駛者生命安全的?堅實護盾?。從制造源頭到終端駕駛行為,新規以其系統性、前瞻性和強制性,為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定下規矩、劃清底線、兜住安全?。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張景嵩
編 輯 成嘉怡
審核 毛迪 邵宇峰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