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烏克蘭本土無人機制造企業空天科技(隸屬于國家無人機產業聯盟)的說法,與2024年夏季相比,各類無人機的月產量已經從2萬架躍升至20萬架,增長幅度達到900%。
空天科技公司援引大西洋理事會和喬治城安全研究評論的分析指出,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已成為烏克蘭應對消耗戰的核心戰略之一。這場戰爭引領了現代戰術的變革,并在前線反饋的基礎上實時調整作戰策略。
然而,喬治城大學的分析人士瑪麗亞姆·哈爾斯蒂安認為,要將當前的成果轉化為戰略優勢,并在長期內成為全球防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烏克蘭現在急需“提升合同簽訂能力,推動無人機標準化,并為新技術爭取更多投資”。
哈爾斯蒂安特別指出,與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相比,烏克蘭在無人機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偏少。她強調,保護自主創新是刺激產業持續增長和研發投入的關鍵前提。
據烏克蘭《國防快報》說明,相關專利數據取自2022至2023年,當時無人機技術的發展速度遠不及當前,因此結論可能無法完全反映當前的實際情況。此外,在戰時環境下,用專利數量來評估技術進步本身就不是一個準確的標準。但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始終不容忽視。
文章還指出,長期的國防合同對烏克蘭軍工產業發展來說非常重要,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人員招聘、生產鏈組織和后續投資的決策。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的本土國防企業多年來一直在呼吁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缺乏標準化質量標準,導致軍方有可能接收到存在問題的產品。對此,烏克蘭《國防快報》補充道,更大的挑戰不是建立標準,而是確保嚴格執行這些標準。
分析師總結認為,烏克蘭需要在大規模生產與技術專精之間實現平衡,特別要關注光纖制導、人工智能控制等特種機型發展。同樣關鍵的是繼續發展國內創新基礎設施,并吸引外國資金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