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夫妻生活的婚姻,性的問題,就只占10%。沒有夫妻生活的婚姻,性的問題,能占90%。
那點事,從來不僅僅只是生理上的需求,它承載的,更多的心理需求,是被看到,被認可,被需要的情感鏈接。
所有無性婚姻的背后,都有讓人唏噓的憋屈與委屈。
一
毛敏才33歲,但已經有了兩年多的無性婚姻。而這件事開始的源頭,是因為兒子的出生。
毛敏的公公婆婆是年紀偏大的農村人,不方便來照顧毛敏母子。從月子時開始,就是毛敏的母親在照顧毛敏,給毛敏打下手。可兒子三個月時,毛敏的母親又突發心絞痛,休養了一段時間。照顧孩子的重任,就主要落在了毛敏身上。
那段時間是毛敏最艱難的時候。身體的損耗需要恢復,新生兒的照顧兵荒馬亂,連瞌睡都睡不夠的日子,幾乎耗盡了毛敏全部的心力。那時候,毛敏內心里最渴望的,是被看見,被理解,被呵護,而不僅僅只是生理上的那點需求。
很可惜,男人的角色轉換總是慢那么一步,男人并沒有從內心里共情毛敏,也沒有主動為毛敏分擔,反而覺得,全職照顧一個嬰兒而已,哪就有多么累了?
男人的表現,讓毛敏產生了深深的委屈與疲憊感,覺得自己這么辛苦這么付出,很不值。
所以,當男人提出親密請求的時候,毛敏總會用各種借口拒絕,她想通過這種方式,讓男人也體會體會被忽視的滋味。
就這么冷淡著,冷淡著,兩個人的關系越來越疏遠,最后就直接變成了無性婚姻。
無性婚姻中,每一個主動逃避的人,背后往往是沒有被看到的壓力,疲憊,委屈,因為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珍視,就只能用拒絕親密的方式,作為無聲的抗議。
只是,這種拒絕與抗議,懲罰不了對方,只會反噬你自己,只會讓你們的關系,一點點的降溫,直至冰冷。
二
婚內無性,往往是夫妻關系崩塌的第一個多米諾骨牌。
自從經常被男人拒絕以后,37歲的張娟,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魅力,懷疑男人是不是變了心,懷疑自己總是有那種需求,是不是太可恥。這種羞于啟齒的隱秘苦楚,在一個又一個寂寞的夜晚,無聲地蔓延,吞噬她的自信和心力。
只要談起來,張娟就會覺得很無力,很挫敗。明明是在同一張床上,卻連不經意的觸碰都覺得尷尬,朝夕相處的兩個人,心與心中間,始終隔著一堵墻。
面對無性,被拒絕的那一方,會有心理上的嚴重挫敗感,會覺得委屈,自卑,自我懷疑,甚至感覺到羞恥。
無力感甚至絕望,都可能襲來。
還有一些人,會將婚內無性的緣由,甩鍋給平淡的生活。
“每天朝夕相處,睜開眼就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哪里還有什么激情呢?”
“一想到工作,孩子,家務,想到方方面面的壓力,就讓我瞬間無欲無求。”
這一部分人中,更有甚者,會將婚內無性,作為自己出軌的理由。
曾經有男讀者很直白地說,自己之所以婚外有情,主要是尋求生理上的需求滿足。因為對婚內的妻子,有太多的不滿和抱怨,實在提不起興趣。
還有的男人,覺得在生活中過得太壓抑,所以想在婚外找一點情緒的宣泄口。
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都不是出軌的理由,任何把無性當借口的出軌,都可恥又可悲。
可恥的是,這樣的行為有違婚內的忠誠契約,有違基本的道德底線。
可悲的是,這樣的行為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你的愛無能。你沒有勇氣面對婚姻中的問題,沒有能力解決婚姻中的問題,所以只好用出軌的這種方式,來一邊逃避,一邊滿足自己的貪欲。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說:
成熟的愛,是一種有性關系的友誼,相處和睦,令人愉悅,彼此回應。
婚姻出現問題,會最早反映在身體的親密上,有時候,我們的身體比頭腦或者心,都要敏銳。
理解它,正視它,解決它,才是經營一段健康的婚姻,應該有的態度和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