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活動無須預約,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時間:7月12日 14:00—16:00
地點: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主題: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首《龍鳳歌》
嘉賓:黃德海 張定浩 胡學文
主持:李黎
關于主題
《龍鳳歌》是胡學文繼《有生》之后又一部滿懷誠意的重磅長篇,鳳凰文學獎三年以來首部首獎作品。從《有生》中國式“百年孤獨”的歷史書寫,到《龍鳳歌》充滿夢幻與浪漫的平民現實主義,胡學文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生命力,為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譜系涂上了瑰麗色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龍鳳歌》是為60后至80后這一社會主流群體代言,細膩地勾勒出他們的歷史脈絡、成長軌跡與肩負的責任。它生動地展現了普通人在時代浪潮的洶涌沖擊下,如何在生活的風雨中艱難前行,又如何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漸改善生活,實現家庭的點滴進步。因此,《龍鳳歌》是一部典型的時代之歌,從時代的巨變起筆,寫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上世紀90年代,并直抵當下。正如此次活動主題所言,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首《龍鳳歌》。
7月12日下午2點,《龍鳳歌》作者、著名作家胡學文將與評論家、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黃德海,詩人、評論家張定浩,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李黎展開對談,談一談每個人生命中的那首《龍鳳歌》。
關于嘉賓
黃德海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著有《史記今讀》《讀書·讀人·讀物——金克木編年錄》《世間文章》《詩經消息》《書到今生讀已遲》《虛構的現藝》《馴養生活》等。
張定浩
生于安徽,現供職于《上海文化》雜志,著有文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詩》《愛欲與哀矜》,詩集《山中》等。
胡學文
中國作協會員,江蘇省作協副主席。2021年度南方文學盛典·年度小說家獲得者。著有長篇小說《有生》《私人檔案》等四部,中篇小說集《龍門》《麥子的蓋頭》《命案高懸》等十七部。多部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高曉聲文學獎,孫犁文學獎等獎項。
李黎
詩人、小說家。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關于書目
《龍鳳歌》
胡學文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龍鳳歌》聚焦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細膩地描繪了從物質匱乏的上世紀到現實巨變的新世紀中,豆莊各色人物的生命境遇,思索這片土地上的鄉土是如何隨時代律動打開的。《龍鳳歌》里,胡學文不再強調百年歷史這樣的浩闊之語,而是深入普通家庭,寫出了幾代人在時代長河里的心結與緣分。小說重點講述朱燈和朱紅這一對龍鳳胎的人生故事。當年,馬秋月因一匹棗紅馬與朱光明結緣,誕下龍鳳胎。朱燈性情溫和,行事謹慎,以中專生身份實現“農轉非”,此后仕途順遂,從公辦教師到縣長秘書、報社主任;朱紅性格剛毅,敢愛敢恨,在婚姻破裂后,毅然投身服裝事業,并培養一雙兒女成才。母親馬秋月在朱燈、朱紅的成長過程中有著典型中國式家長的期待和寄托,內心往往陷入自我編織的牢籠。直到第三代長大成人,馬秋月才從生命不息的長流中感受到釋然和幸福。朱燈、朱紅兄妹迥異的性格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命運走向,譜寫出一曲“龍鳳歌”。也反映了廣大農人后代在城市化進程中的選擇、堅守、命運流轉。
編輯 / 孫超慧
來源 / 思南讀書會公眾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