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質樸本真 妙趣天然
齊白石 蔬果雋味
立軸?設色紙本?
99.5×34.5 cm.?約3.1平尺
出版:《麒麟書院藏品》P15,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6年10月。
展覽:“惺惺相惜,恩有重報:京華珍藏齊白石、陳師曾聯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7年2月10日-2017年2月16日。
瓜蔬中此予最喜者,香爐瀑布當庭除。
——齊白石
白石老人此幀以筠籃、蘿卜、絲瓜、草蟲入畫。竹編筠籃以墨線勾勒,凝練傳神;籃內嫩絲瓜垂掛兩枚,猶帶黃花;籃外朱紅蘿卜斜倚一雙,飽滿豐潤。墨色、淺碧與朱紅相映成趣,既凸顯蔬果清新生脆的質感,又氤氳著田壟間的濕潤氣息。前人寫蔬果多尚清雅,如此秾麗設色實屬創格,然艷而不佻,自成風致。畫面前景的土蜂與蟈蟈形成精粗對照:前者以焦墨渴筆點厾,后者用工筆絲毛法勾勒觸須,這種“工寫相濟”的造境手法,恰如其藝術觀中“似與不似”的美學辯證。
齊白石 蔬果雋味
在齊白石眾多的繪畫題材中,蔬果類作品是最能觸人情結的一類。從中可看出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在作品中寄予了真情實感,因此畫出的瓜果梨桃們就像是尋常人家里、碗里、口中常見常吃的一般,平易近人,又耐人尋味!這類作品之所以感人、雅俗共賞,是因為白石老人將這些日常所見之物,寄予了真摯的情感,賦予了它們以精神內涵,超越了繪畫的內容和形式。
齊白石的草蟲畫在色彩運用上獨樹一幟,與“毗陵畫派”的風格迥異。他的設色法,尤其是“紅花墨葉”的搭配,使其作品受到廣泛喜愛。在齊白石的畫面中,墨黑的運用不僅起到調和色彩的作用,還賦予了作品一種凝練和莊重的氛圍。紅色則象征著熱烈和喜慶,兩種色彩的對比和調和,創造了一種既興奮歡欣又樸素幽靜的色彩情境。
齊白石 蔬果雋味
生活在故鄉的齊白石,生活艱辛,常為生計所累。雖然三十八歲時典得“借山館”,生活略有改觀,但是仍沒有脫離農家的生活方式。他在借山館周圍種植瓜果菜蔬,過著自給自足的鄉間生活。對他來說,這一時期盡管生活貧寒,但是“滿園蔬菜繞門青,家家田舍識蔬香”的農家風物卻是他離開家鄉之后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