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7日,金磚國家第十七次領導人會晤正式閉幕,并發表了《里約熱內盧宣言》。這份宣言,主打的是一個“全球南方團結合作”,講的也都是當前國際政治經濟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比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去美元化、全球治理改革。
從文件內容上看,這屆峰會依舊延續了金磚國家一貫的立場:強調合作、反對制裁、支持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秩序改革,并首次在“11+10”大家庭的基礎上探討機制調整,涵蓋了從貿易、科技到能源、衛生等多個方面。這些內容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卻句句在點美方的名。尤其是那句:“譴責未經聯合國授權的單邊強制措施”——美國那一套制裁套路,說白了就是被針對的對象。
于是,特朗普“坐不住”了。他在當天晚上直接發文:任何與金磚“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都將被額外征收10%的關稅,而且“沒有例外”。簡單來說,特朗普給全球劃定了一件“不許做的事情”——站隊金磚,尤其是站到中國一邊。
特朗普的邏輯很簡單,他早就把金磚看作是中國主導的陣營,把去美元化、金磚擴大、建立新貨幣系統這些事情,都理解成是針對美國,削弱美國全球霸權的行動。而現在,在峰會之后,不等金磚國家落實什么新制度、不等他們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他就先跳出來“亮刀子”,釋放清晰的威脅信號:別站錯隊,后果自負。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特朗普不是隨口一說,而是馬上要“寄信”落地執行。據特朗普本人所說,已經在12個國家的關稅通知信上簽字,名單暫未公開,但以特朗普一貫行事風格來看,誰親金磚、誰和中國走得近,基本都跑不了。
特朗普對金磚的敵意其實早露端倪。去年11月剛贏得大選時,他就曾在社交媒體上威脅:如果金磚國家敢創造新貨幣替代美元,美國就將征收100%關稅。這次雖然關稅比例降到10%,但打擊面擴大到所有“與金磚反美政策結盟”的國家,連傳統盟友都不放過。這種“寧可錯殺一千”的架勢,充分暴露了美國對金磚機制的焦慮。
不過,特朗普的招數有用嗎?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中國和俄羅斯幾乎是同一時間站出來說話,立場完全統一。中方表態很明確:金磚是開放、包容、合作的平臺,不搞陣營對抗,也不針對任何國家。換句話說,金磚并沒有“反美”,只是單純反“霸權”,你自我代入,只能說明你心虛。
俄方也很直接,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金磚合作機制從來不是也不會是針對第三方的組織。這個“第三方”,更是不言而喻。中俄的態度,其實并沒有劍拔弩張,也沒有任何情緒化表達,但意思傳得非常清楚:別瞎想,金磚不是為了反你而生;但你如果要搞霸凌,逼著各國選邊站,那金磚也不是嚇大的。
分析來看,這其實也是整個金磚機制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個體現。從早年的五國合作機制,到如今擴展為“11+10”的大家庭,再到越來越多國家表態愿意加入,新開發銀行、本幣結算、貿易便利化這些合作內容不斷落地,金磚已經從一個口號式的外交舞臺,逐漸變成了實實在在可以動真格的多邊機制。
事實上,特朗普遲遲沒能看清的是,現在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冷戰時期的兩極格局了。很多國家不愿再被迫站隊,它們更關心的是實際利益,而不是選邊忠誠。比如印尼剛加入金磚,另一邊還準備簽署34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協議,同時再從美國進口155億美元的能源和農產品。你說它親美也行,說它挺金磚也行,但它更大的策略是:兩邊都要,不站隊。
在這種趨勢下,特朗普的高調威脅,實質上反映的恰恰是美國的不安和焦慮。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正受到挑戰,而挑戰者不再是一個、兩個國家,而是一個“聯盟”。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美國最不愿看到“合作”的國家,正在金磚機制中協調立場、共同行動。
而且還得到越來越多的“非西方世界”響應。中俄的這次“同步表態”,不是為了反擊特朗普,而是對金磚制度穩定性的再確認:我們不搞對抗,但也不怕威脅。如今,金磚越來越穩,美國越來越急。可以預見,未來的全球博弈,不再是單挑,而是群戰,而這一場“群戰”,很有可能已經拉開了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