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7月底,首批國產樹上自然成熟榴蓮將在三亞上市的消息,讓3000萬網友通過直播間見證了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這些用深海魚蛋白肥料培育的榴蓮,果肉飽滿香甜,令眾人充滿期待。
海南三亞優旗榴蓮科技小院的同學們正在介紹國產樹上自然成熟的榴蓮。王心悅攝
玉露鴨腿煲蓮藕湯、果蔬斑節蝦沙拉、黑椒蒜蓉牛肉法棍、干燒竹節蝦、豉油羅馬生菜咔啦蝦、芝士焗榴蓮、羊奶椰子布丁……畢業典禮上,科技小院版的“中餐廳”空降中國農大校園,好食譜與好食材相得益彰。
這場由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科技小院線上畢業典禮,將21個省市小院學子的50余種農研成果推向全國,勾勒出科技興農的生動圖景。
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創立的科技小院在河北曲周落地,以“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的服務模式,為小農戶送去技術支撐。十六年間,1800多個科技小院遍布全國鄉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始終扎根田野破解農業難題。
三亞優旗榴蓮科技小院的學生們歷時多年,通過魚蛋白施肥技術加速榴蓮樹生長,首批2000噸鮮果即將上市,讓國內消費者有望品嘗到本土自然成熟的榴蓮清香。
在北京通州西槐莊村,科技小院的師生們讓傳統蘿卜產業煥發新生。過去因管理粗放導致品質平平的“老品種”,經過選育改良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改造,變身脆甜多汁的“冰淇淋蘿卜”,帶動村集體收入翻了4倍。
山西蒲縣被子垣村的果園曾受蟲害困擾,科技小院推出的綠色防治方案采用誘蟲燈、生物制劑等技術,打造“零化肥農藥”的生態環境。這里產出的“蒲香紅”蘋果與“玉露香”梨頻頻獲獎,印證了科技賦能對農產品品質的提升。
而河北曲周劉莊科技小院的學子們,正用國產強筋面粉制作面包,打破優質麥進口壟斷,其參與攻關的“綠色噸半糧”項目實現畝產1.52噸,較全縣平均增產42%。
在各地鄉村駐扎的科技小院學生,回到中國農業大學,參加一場專屬于他們的畢業晚宴。王心悅攝
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串聯起學子們駐村科研的鮮活故事。在拼多多“千億扶持”計劃支持下,科技小院的農研成果通過線上畢業典禮走向全國市場。國產榴蓮、妮娜皇后葡萄、低升糖玉米等數十款農產品引發拼購熱潮,平臺還設立專區持續推廣小院特產。
云南大理古生村畢業生楊靜放棄穩定工作返鄉創業,在平臺支持下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將油菜畝產值從1000元提升至5000元。
如今,2025級研究生已奔赴云南大理、河北曲周等地開展入學實踐,接棒鄉村振興的使命。科技小院大賽已帶動1500名農學研究生交流興農經驗,第三屆賽事正火熱進行。
從渤海灣的羊駝絨被到黃土高原的富硒面粉,科技小院的“畢業作品”既是科研成果的答卷,更是扎根鄉土的承諾。
“如果說小院學子們是默默耕耘在中國鄉村最深處的星星之火,我們則想成為吹旺這星火的東風,平臺接下來將繼續賦能農業生產、銷售、運營的全產業鏈,繼續攜手小院師生,讓中國鄉村變得更好。”拼多多相關負責人王魯陽表示。
這場跨越山海的“云畢業”,展現的不僅是農研成果的豐收,更是人才與土地的雙向奔赴。展望未來,科技小院的年輕身影持續活躍在田野鄉間,實驗室的技術成果不斷轉化為田間的增產實效,中國農業正以創新為筆,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著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