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教育越來越受關注的當下,高考學子和家長們的目光,不光聚焦于傳統本科院校,也開始投向那些嶄露頭角的職業技術大學。近期,關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的本科招生存在諸多疑問,如“深信大到底是不是本科?”“今年首次招本科生,分數線會不會很高?”恰逢高考志愿填報關鍵期,小編帶著這些疑問深挖了一番,發現這所學校藏著不少驚喜——不僅今年正式開啟本科教育,就業數據更是硬核到讓人想直呼“原來職業教育也能這么卷”!
先解答最關心的學歷問題:深信大今年首次面向廣東省內招收本科生,涵蓋軟件工程技術、現代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嵌入式技術5個本科專業,全部緊貼深圳“20+8”產業集群。雖然是首次招收本科生,但學校在專科階段就已是“實力派”——在“金平果2025年高職專業競爭力排行榜”中,電子與信息大類穩居全國第一。參考同城已升本的院校分數線,該校本科招生省排名預計在70000左右,對中等分數段考生來說是個難得的“高性價比之選”。
就業數據更是堪稱“職業教育范本”:近五年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98%以上,更厲害的是70%的留深就業率——華為5G研發團隊、騰訊游戲開發部門、比亞迪新能源生產線,甚至深圳地鐵智能運維中心,都有該校畢業生的身影。這種“畢業即扎根一線城市核心產業”的配置,讓不少普通本科院校都直呼“壓力山大”。
為啥深信大就業這么穩?這其中,產教融合的“深圳模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與華為、騰訊共建4個高等工程師學院,這些學院猶如前沿技術的孵化站,將企業的最新技術與理念融入教學體系。同時,聯合中國電子、商湯等企業成立16個產業學院,構建起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方位育人矩陣。校內百余個實訓基地,更是將企業生產線原汁原味地搬進了校園,學生在教室里就能接觸到真實的生產場景,積累實戰經驗,畢業后無縫對接企業崗位需求。
當70%的畢業生能在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站穩腳跟,當98%的去向落實率里藏著“畢業即上崗”的底氣,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用行動證明:職業教育早已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這些數據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學生在騰訊參與手游引擎優化、在華為調試5G基站的真實場景。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從大一就開啟“全程護航”,模擬面試的考官可能是剛從華為退居教學的工程師,雙選會更是把匯川技術等企業的HR 直接請到校園。
今年首次本科招生,既是學校發展的里程碑,也為高考生提供了一個“技術技能+本科學歷”的雙軌發展路徑——在這里,既能手握華為認證的技能證書,又能通過深港聯合培養項目叩開碩博大門,這種“不畫餅、只給干貨”的辦學邏輯,或許才是當下就業焦慮時代最難得的“教育誠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