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警告稱,針對美股投資者的“殺豬盤”騙局激增,今年以來的投訴量同比增長至少300%。詐騙分子通過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應用推廣虛假“投資俱樂部”,操縱低價股票獲利。此類騙局多涉及小市值、流通股有限的股票,常見于募資額低的IPO項目!
這種美股近期頻發的 “殺豬盤” ,其是是一種結合社交媒體推廣與股價操縱的新型金融騙局,其核心模式為 “拉高出貨”(Pump and Dump)。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誘導投資者買入特定股票,人為推高股價后拋售獲利,最終導致散戶血本無歸。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股票往往是中概股,而且資金團隊也往往是“華人”,主要的受害者也是“中資”,所以各位進行美股交易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此外,此類騙局不僅導致個體損失,還沖擊市場秩序和中國資產的國際印象。2020 年以來,近 60 家中概股在納斯達克 IPO,超三分之一的公司單日股價暴跌 50% 以上,其中17 家來自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一日蒸發過半(潮汕莊票典型手法),納斯達克被迫加快對股價低于 1 美元的公司的退市程序,以遏制欺詐。
而我們的港股,實際上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可以說美股今天的“殺豬盤”無論是手法、盤口、還是標的選擇,和港股的“老仙股莊票”的手法如出一轍,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這其中的奧秘!
(1)詐騙團如何操縱一支美股股票
首先是精準鎖定目標股票,詐騙團伙通常選擇小市值、流通股有限的低價股(Penny Stocks),尤其是募資額低于 2500 萬美元的 IPO 項目,這些項目之所以中概股居多是便于在大陸地區尋找美股投資者,并利用時差,可以形成突然的流動性空襲,這類項目往往和國內的“龐氏騙局類社群營銷盤綁定”,比如“購物返積分送股票”,比如“投資贈送原始股,保收益”之類,不說美股普通投資者怎么獲取賬戶,實際上,都是詐騙團伙,用社群的錢,去拉美股,最后一把套現,一地雞毛,而且維權無門,存在監管交叉盲區,和跨國犯罪特征!
而且這類股票流動性差,股價易被操控,部分實際控制人印主營業務增長實現困難,套現愿望較大,容易配合詐騙分子,而其他一些則因為專業能力弱,無法在盤中對投資者發出有效警示。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佳裕達物流科技(Jayud Global Logistics)作為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小型中概股,流通股有限,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4 月股價被拉至高點后單日暴跌 96%,投資者損失慘重。
而針對股的長期投資者,詐騙團伙則使用社交媒體矩陣式傳播手段,核心就是薦股,詐騙分子通過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等平臺創建虛假 “投資俱樂部”,冒充專業分析師或財務顧問,以 “內幕消息”“即將被收購” 等謊言吸引投資者!
從美國FBI公告的典型的案例來看,比如,華夏博雅教育(China Liberal Education Holdings)的詐騙團伙通過 Facebook 廣告宣稱其股價將因 “國際學習項目擴張” 暴漲,誘使 600 名投資者買入,最終拋售 5000 萬股獲利 4.8 億美元。
(2)詐騙團伙的操盤手法:
要我說,其實手法非常原始,但因為美股是專業投資市場,這類中概股沒有什么流動性,也缺乏市場宣傳,很多投資者是被定向邀請,所以哪怕是分階段操控股價的低劣手段,也能頻頻得手,原因就是流動性控制!
通常而言,在建倉階段:團伙以極低價格(一般是美分或者美厘計算)從公司或內部人士手中獲取大量股票。
然后,在拉高階段:通過集中交易制造股價上漲假象,同時利用虛假交易數據和情緒渲染吸引跟風買入。比如:網班科技(NetClass Technology)在 2025 年 5 月股價一度飆升至 51 美元,隨后暴跌至 2 美元
最后,是出貨階段:在股價高位拋售股票,導致價格崩盤。比如:佳裕達物流在 2025 年 4 月 1 日股價觸及 8 美元后,次日暴跌 96% 至 0.35 美元,投資者損失超 900 萬美元。
(3)典型的美股詐騙案例:
華夏博雅教育(CLEU)案:該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向 30 名投資者募集 2100 萬美元,隨后利用 Facebook 和 WhatsApp 招募散戶接盤。七名交易員拋售 5000 萬股獲利 4.8 億美元,股價在 2025 年 1 月 30 日暴跌 98%。芝加哥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僅追回 2.14 億美元,不足非法所得的一半。
佳裕達物流(Jayud Global)連環騙局:詐騙團伙以 “將被美森輪船收購” 為誘餌,誘導投資者買入,股價暴跌后,又推薦另一支股票麗翔教育(Lixiang Education)說彌補虧損,投資人大部分“受害者從眾心理”選擇跟隨,導致二次收割。
麗翔教育(LXEH)案:2025 年 4 月,詐騙團伙在 Telegram 群組宣稱 “麗翔教育將獲國際教育基金注資”,并通過偽造的 “分析師報告” 渲染股價將翻倍,股價從 23 美元被拉高至 51 美元后,4 月 17 日單日暴跌 70%,最終跌至 2 美元以下,投資者損失超 32 萬美元!目前該股被 FBI 列為重點監控對象,但因團伙成員多在馬來西亞,跨境追責難度大!
網班科技(NTCL)案:2025年5月,通過 YouTube “股評人” 宣稱網班科技是 “AI 教育龍頭”,將與微軟合作開發課程,實際無相關業務!團伙利用高頻交易制造虛假成交量,將股價從 1.47 美元拉至 51 美元,隨后拋售導致暴跌 96% 至 2 美元!部分散戶將退休金投入,平均虧損率達 85%,部分賬戶因爆倉被券商強制平倉!網班在 2025 年 7 月FBI被列入警示名錄,但因團伙成員多在臺灣,跨境追責難度大!
從當下幾起中概股詐騙案來看,散戶往往將積蓄投入騙局,其中不乏高級知識分子,例如猶他州大學教授布雷登?林德斯特羅姆損失 8 萬美元,部分受害者因無法承受損失而陷入抑其郁或家庭破裂。
但這些詐騙團伙多分布在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地,祖籍在廣州、福建的較多,美國監管機構難以跨境取證。比如,華夏博雅案的七名被告中,五人來自馬來西亞,兩人來自臺灣,其資產轉移和身份追蹤困難
當下,FBI已經于2025 年 7 月成立特別小組,重點追蹤通過加密通訊工具實施的詐騙,并加大對1美元左右中概股的監控,嚴防“中概股”成為國際金融詐騙重災區!
說完,美股,我再簡單說下集大成的港股吧!
(4)港股:“殺豬盤樂土”?
港股的 “殺豬盤” 主要集中在細價股(股價低于 1 港元的股票) 和小市值 IPO,這與美股的低價股騙局邏輯一致:這類股票流通盤小(通常不足 5 億港元)、股權高度集中(大股東持股超 50%)、流動性差(日均成交額不足 100 萬港元),極易被少量資金撬動股價。
但港股的特殊制度更放大了操縱空間:
<1>無漲跌幅限制:股價可單日暴漲數倍后暴跌,例如 2023 年 “中國鼎益豐” 單日暴跌 91%,2024 年 “樂享集團” 從 0.8 港元飆升至 5 港元后 3 日跌回 0.3 港元。
<2>配股 / 供股制度漏洞:雖然香港證監會嚴厲打擊,但實際上莊家可通過 “先低價配股給自己,再拉高出貨” 收割散戶,中間只需要付出及其微小的無異議中小投資者代表的代價就可以!典型的就是 2022 年 “智美體育” 通過 5 次配股將股價從 1.2 港元壓至 0.03 港元,期間反復炒作收割。
<3>離岸注冊便利: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大量細價股注冊在開曼、百慕大等避稅地,這種企業股權結構不透明,非常便于隱藏操縱痕跡。
根據香港證監會(SFC)數據,2023 年涉及細價股操縱的投訴量達 1.2 萬宗,占全年金融詐騙投訴的 63%;2024 年因股價異常波動被勒令停牌的公司中,85% 是市值低于 10 億港元的細價股。
近年來,國內“社群詐騙”和“港股”綁定趨勢上升,美其名曰“購物返積分送股票”,實際上就是微詐騙團伙輸送收割的彈藥,已經形成了“空手套白狼”的模式閉環!
(5)港股“殺豬盤”的操作手法
實際上港股和美股的套路都是一個師傅教的,很成熟!
通過社交媒體(如微信、Telegram 群組、YouTube “股評人”)推廣 “內幕消息”,誘騙散戶接盤后拋售!
從香港證監會近年查處案例(2020-2024 年公開的 47 起股價操縱案)來看,操作主體呈現以下特征:
地域分布:38% 為香港本地莊家(多為中小型券商、私募基金),29% 為東南亞資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為主),21% 為跨境團伙(含兩岸三地及歐美資金),僅 12% 涉及中資背景的機構(且多為內地小型投資公司)。
目標選擇:中概股中的大型企業(如騰訊、阿里)因市值高、流動性好,難以被操縱;被盯上的多為市值低于 50 億港元的中小型中資股,或無中資背景的本地細價股。
協作模式:典型鏈條為 “香港券商提供通道 + 東南亞團伙負責推廣 + 離岸賬戶洗錢”,中資資本僅在部分環節參與(如內地社交媒體推廣),并非主導力量。
港股的 “殺豬盤” 與美股最大的區別在于:港股存在長期形成的 “老千股” 生態(通過合股、供股、配股反復收割),而美股騙局更依賴短期股價暴力拉升。此外,港股散戶中內地投資者占比超 40%(通過港股通參與),且對 “內幕消息” 的信任度較高,更易成為目標。
(6)港股“殺豬盤”的典型案例
<1>“鼎益豐系” 連環操縱案(2023 年)
以香港鼎益豐集團為核心的團伙,通過旗下 “鼎益豐文化”“禪道投資” 等微信公眾號,宣稱 “掌握國家政策內幕”,推薦 “中國鼎益豐(00612.HK)”“志道國際(01220.HK)” 等股票。操作手法為:
莊家先通過場外交易低價囤積股票(中國鼎益豐成本約 0.1 港元);再利用微信群(成員超 10 萬人)和線下 “投資講座” 渲染 “即將重組”“獲央企注資” 等虛假利好;
股價從 0.3 港元拉至 5.8 港元后,單日拋售 20 億股,股價暴跌 91%,超 3 萬名散戶損失合計 18 億港元,該團伙核心成員為香港本地人士(總裁隋廣義為香港居民),資金涉及香港、內地及馬來西亞散戶.
<2>“凱普松國際” 細價股收割案(2024 年)
香港證監會查處的 “凱普松國際(00469.HK)” 操縱案中,跨境團伙(含香港、臺灣、泰國資本)通過 Telegram 群組 “體育股投資聯盟” 推薦股票,宣稱 “將獲世界杯贊助商注資”。股價從 0.15 港元拉至 1.2 港元后,團伙拋售 5 億股獲利 4.2 億港元,散戶損失超 3 億港元。涉事公司為香港注冊的電子元件企業,無中資背景。
今年6月1日,該股退市!
<3>恒達科技被 “借殼” 操縱
部分在港上市的中小型中資企業(如地方房企、制造業公司)因股權分散、流動性差,被莊家 “借殼” 操縱。
例如 2024 年 “恒達科技(01725.HK)”(內地汽車零部件商)被馬來西亞團伙通過 “股權代持” 控制,利用抖音 “港股投資課” 吸引內地散戶接盤,股價暴跌 87%。但這類案例中,中資企業本身是被操縱的 “工具”,而非操縱主體。
所以,今天說了這么多,大家對這個“殺豬盤”有了解了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