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海牙拘留中心的鐵窗內,80歲的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倚在病床上,透過高墻柵欄的縫隙望向遠方。當長子保羅結束探視時,這位曾以鐵腕統治聞名的老人留下對國民的最終囑托:“希望菲律賓人民忘記我,專注于自己的生活。”
保羅向媒體透露,父親雖強撐精神與子女說笑,但“整個人已肉眼可見地消瘦”,因糖尿病惡化導致酮癥酸中毒風險飆升,手臂留置針周圍甚至出現感染性紅腫。監獄診所僅能提供印度仿制藥,無法滿足其特效藥需求,而國際刑事法院(ICC)主審法官莫托克質疑其病況“刻意夸大”,駁回了律師團隊的保外就醫申請。
這場健康危機與國際審判緊密交織。2016年發動的禁毒戰爭成為杜特爾特的原罪——菲律賓官方承認超6000人死亡,人權組織則統計實際數字或達2萬。2019年他退出《羅馬規約》的決絕,未能阻擋ICC以“反人類罪”將其逮捕。2025年3月11日,他在馬尼拉機場被引渡至海牙,成為首位被ICC羈押的亞洲前領導人。
杜特爾特叮囑民眾“忘記我”的深意,遠非個人悲情。馬科斯政府配合ICC加速引渡程序后,菲議會親馬科斯派甚至推動重返ICC體系,企圖徹底剝奪杜特爾特以“管轄權爭議”脫罪的可能。小馬科斯的算盤清晰:借國際法庭鏟除最大政敵,阻止杜特爾特家族在2025年中期選舉翻盤。然而政治絞殺反成雙刃劍:杜特爾特被捕后,其支持率不降反升,長子保羅發起全國燭光祈福,女兒莎拉赴澳大利亞組織國際聲援集會;達沃市3萬人集會抗議,菲總統府前鳴笛示威徹夜不休。在5月中期選舉中,杜特爾特陣營盟友邦戈以2700萬票刷新歷史紀錄,馬科斯派在參議院僅保住6席,杜氏家族距掌控過半議席僅差一票。更具戲劇性的是,馬科斯親姐、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伊梅公開反對逮捕行動,斥責“導致國家分裂”,馬科斯家族內訌浮出水面。
“別等我”的囑托同樣指向私人生活——杜特爾特讓家人轉告多位女友“開啟新感情”,看似訣別,實為政治止損的精密設計。其律師考夫曼一面以“管轄權爭議”挑戰ICC合法性,一面推動最高法院質疑逮捕合憲性;女兒莎拉則借民眾同情發起反攻,向最高法院申請阻止眾議院彈劾程序,同時公開表態“認真考慮2028年總統競選”。這場困獸之斗直指多個目標:將自身遭遇與老馬科斯時代迫害反對派的黑歷史綁定,瓦解對手道德正當性;以“政治迫害”凝聚草根支持,為中期選舉后參議院阻擊彈劾案鋪路;鋪就女兒之路,莎拉繼承父親務實作風,借副總統平臺積累聲望,其“劍指2028”的宣言已撼動馬科斯執政根基。
杜特爾特的命運牽動大國博弈神經。馬科斯雖在近期中菲建交50周年示好,卻默許美軍反艦導彈進駐呂宋島,被媒體諷為“笑著握刀”。而杜特爾特家族若重掌政權,可能回調至對華務實路線——這種不確定性正加劇中美在南海的角力。更深層矛盾在于家族政治痼疾。全國71個省中87%由319個政治家族割據,杜特爾特家族控制棉蘭老島,馬科斯家族掌控呂宋島,兩大家族的廝殺實為精英權斗縮影。當杜特爾特在獄中以病軀為籌碼換取家族生存時,民眾真正渴求的司法獨立、民生改善仍懸而未決。
若時光倒回2022年,杜特爾特堅持讓女兒莎拉而非馬科斯競選總統,今日牢獄或可避免。然歷史沒有如果。這位老邁總統正將個人悲劇淬煉為政治武器——當鐵窗外的家族盟友在議會奪席、女兒在競選集會振臂高呼時,他留給世人的最后一課已然明晰:在菲律賓的權力游戲中,囹圄與王座不過一線之隔。
達沃市的玫瑰開了又謝,那位曾修剪花枝的老人再未歸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