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四年的資金騰挪黑幕被徹底撕開,浙江維康藥業與其實際控制人劉忠良迎來監管最重一拳
浙江證監局一紙罰單揭開浙江維康藥業(300878.SZ)及其實際控制人劉忠良多年隱秘操作的黑幕。6月27日公告顯示,公司及劉忠良等當事人因系統性資金占用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擬被罰沒合計1600萬元,創下浙江轄區藥企同類處罰新高。
1.5億資金暗度陳倉,可轉債申報公然造假
經浙江證監局查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間,時任董事長、實控人劉忠良組織維康藥業以支付工程設備款為名,將資金通過第三方輾轉轉入其個人控制賬戶,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占用余額從2020年的7811.88萬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1.51億元,最高占凈資產比例超10%。這一重大違規既未及時披露,更在定期報告中刻意隱匿。
更為惡劣的是,在2022年底申請發行可轉債的關鍵時刻,公司竟在申報文件中宣稱“不存在資金被實際控制人占用”,其募集說明書被監管認定為嚴重虛假記載與重大遺漏。該可轉債項目最終于去年2月終止。
穿透式追責直擊核心,高管“簽字背書”難逃其咎
浙江證監局此次處罰呈現鮮明的穿透式追責邏輯。作為資金占用組織者及信披違法核心決策者,劉忠良被重罰700萬元并被警告。
包括時任總經理孔曉霞、財務總監王靜等多名高管,因對虛假年報、半年報及募資文件簽署書面確認意見卻未盡勤勉之責,均被認定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60萬至80萬元罰款。已離任總經理盧衛芳因參與資金占用并持續審批支付流程,被罰120萬元。
屢罰屢犯劣跡斑斑,業績斷崖式下跌
本次重罰前,維康藥業已是監管“重點關注對象”:2023年7月因業績預告嚴重失準(預告凈利最高1億,實際僅4444萬)收警示函;2024年4月因年報信披不準確、違規使用個人賬戶收付資金等問題再收監管函;2024年5月因未及時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年報虧損803萬元)再領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立案調查前的2024年5月,劉忠良已“悄然”卸任董事長,由其子劉洋接任。然而監管利劍穿透職務表象,精準鎖定實際責任人。
經營困局積重難返,募投項目收益慘淡
維康藥業業績自2020年上市后持續滑坡:歸母凈利潤從2020年的1.36億元暴跌至2024年的虧損1.47億元。公司解釋2024年巨虧主因包括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8741.85萬元、產品單價下降及銷售退回影響等。
其上市募資7.26億元投建的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一期項目更成業績拖累——累計投入4.29億元,承諾年均利潤8592萬元,實際累計效益僅1574萬元。該項目轉固后因產能利用率不足,2022-2023年新增折舊計提超3300萬元。
浙江證監局此次重罰清晰傳遞對資金占用、信披違法零容忍的態度。穿透式追責實控人及失職高管的邏輯,彰顯“看門人”責任正被實質性壓實。
當劉忠良試圖以職務卸任金蟬脫殼之際,監管利刃精準刺破表象——資本市場治理正從“形式合規”邁向“實質歸責”。維康藥業能否真正刮骨療毒?屢次違規的代價,遠非1600萬罰金所能度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