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無‘線’助力,‘電’亮鄉村”志愿者團隊在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竹市鎮金龍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持續推進。這支充滿熱忱且專業知識扎實的青年隊伍,聚焦多項重點工作,以實干精神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環保宣傳欄建設:打造鄉村環保新陣地
工作首站聚焦環保宣傳欄建設。團隊攜帶測量工具和相機,奔赴前期選定點位。隊員們仔細檢查宣傳欄的現狀,記錄破損、老化問題,并留存影像資料。隨后,他們發揮專業優勢與創意,設計了以環保為主題的宣傳內容框架,涵蓋垃圾分類、水資源保護等知識,以及鄉村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在版面布局上,團隊力求以生動易懂的形式向村民傳遞環保理念,打造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鄉村環保宣傳陣地。
河流區域踩點:筑牢安全根基
在河流區域踩點工作中,團隊深入指定水域,沿河岸仔細觀察植被覆蓋、垃圾分布等環境狀況,并重點排查湍急水流等安全隱患。通過現場研討,團隊科學規劃了后續水質檢測、河道清理等活動的地點與流程,為活動的安全高效開展筑牢了根基。
走訪村民:傾聽民聲,聚焦需求
隨后,團隊成員分組深入村民家中,以“村內交通是否便利”、“村里建設是否完善”、“環境治理有什么建議”等接地氣的問題,了解村民對鄉村建設、環境治理和文化傳承的看法,同時聚焦防溺水知識普及的需求,為后續的知識講座積累經驗。
知識講座籌備:賦能鄉村青少年
基于走訪信息,團隊在金龍村村委會會議室籌備了環保、防溺水及防性侵知識講座。金龍村黨總支書記歐陽群英出席并發表講話,黨總支副書記尹幫勇、振興專干伍小建一同參加講座。團隊成員曾澤華擔任主講人,圍繞環保建設、防溺水和防性侵三大主題展開分享。講座現場,團隊分工協作,精心制作PPT、篩選警示視頻并印制宣傳資料,同時提前調試設備、明確各環節責任人,確保以實用的知識為青少年帶來切實的賦能。本次講座共有89名青少年參會。
后續展望:持續賦能鄉村振興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劉忠明,作為本次團隊的指導老師,高度評價了“無‘線’助力,‘電’亮鄉村”團隊的工作成果。他指出,從環保宣傳欄的精心打造,到河流區域的科學踩點規劃;從深入村民家中傾聽民聲,到知識講座的周密籌備,團隊成員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扎根基層、服務鄉村的決心與擔當。后續,團隊還將繼續推進水利設施維護、法治宣講、文化調研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環保筑基、法治護航、文化鑄魂”的理念在金龍村落地生根。劉忠明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努力,以青春的活力和智慧,為鄉村振興繪就更加絢麗的畫卷,讓鄉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瀟湘晨報記者楊筱 通訊員許人云 郭長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