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莽莽,堵水湯湯。湖北竹山,曾因山高路遠、縣弱民窮被列為全國重點貧困縣。2013年,全縣貧困發生率超36%,14.66萬人在貧困線掙扎。十三年間,國家煙草專賣局以定點幫扶為筆,在這片土地書寫脫貧奇跡,繪就振興畫卷。
十載深耕,從“偏窮困”到“興和美”的深情印記
國煙幫扶下的擂鼓鎮煥然一新。高竹攝
2013年,國煙掛職干部初入竹山縣,村民正為飲水、行路犯愁;2020年竹山縣脫貧摘帽。3.48億元幫扶資金,230個惠民項目覆蓋17個鄉鎮127個村,惠及近25萬人。2025年,竹山縣躋身“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公路通村率、安全飲水覆蓋率均達100%,義務教育鞏固率99.8%,區域性貧困問題徹底翻篇。
國家煙草專賣局歷屆領導堅持“一年一調研、一季一調度”,11位掛職干部扎根田間。2024年9月,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煙草總公司總經理張建民在竹山調研時表示:“持續提升幫扶質量,為鄉村振興貢獻煙草力量。”
金葉引擎,從“獨木橋”到“快車道”的產業躍升
國煙援建的劉家山高山茶園。高竹攝
“給米只能飽一頓,教種才能富一生。”國煙人深諳此理,將產業振興作為破題關鍵,讓竹山的“綠葉子”變成“金票子”,“小特產”串成“大產業”。
煙葉產業,從“靠天收”到“智慧種”。擂鼓鎮煙農周永華蹲在田埂笑言:“以前種煙全憑老經驗,一場旱就能顆粒無收,現在可不一樣了!”他指向地頭的灌溉水管,“煙水工程鋪到了田邊,智能烤房能遠程調溫,去年15畝煙田凈賺8萬多!”
這是竹山煙葉產業十年蝶變的縮影。國家煙草專賣局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建成煙水工程23處、煙路120公里、智能烤房群45個,讓全縣2.3萬畝煙田實現“田成方、管成網、路相通、旱能灌”的現代化格局。數據見證跨越,煙農年均收入從2013年5萬余元躍至2024年12萬余元,翻了2倍多。周永華望向不遠處的智能烤房群,笑道:“現在烤煙不用守三天三夜,手機調溫省心又省煤。”葉片上的露珠折射著光,恰似這片土地生長的希望。
多元產業,從“單條腿”到“多輪驅”。依托竹山200萬畝蜜源植物的“天然優勢”,國煙人牽線搭橋,讓“小蜜蜂”釀出“大產業”。
在海拔1000米的柳林鄉洪坪村,崔維軍正熟練地割蜜:“2018年國煙專家教我們選蜂種、建蜂箱,還幫忙注冊‘崔家蜜’品牌,通過國煙電商平臺賣向全國。現在我家養了200箱蜂,去年賣蜜收入12萬,比種玉米強十倍!”如今,全縣蜜蜂飼養量達3萬箱,年產蜂蜜40萬公斤,產值超6000萬元,“崔家蜜”成了電商平臺的“爆款”。此外,竹山大雞、鄖巴黃牛等特色產業也乘勢而上,官渡鎮的“鄖巴黃牛”生態牧場帶動200戶村民入股分紅,“竹山寶貝多”的特色品牌越擦越亮。
崔維軍養殖的中華小蜜蜂。高竹攝
農網終端,從“小商店”到“服務站”。在金嶺村的“知音便民”店里,店主馮青梅正忙得腳不沾地,一邊用云POS系統掃碼收款,一邊幫村民代收快遞,還指導老人用手機繳納醫保。“以前店小又破,一天賣不了200塊。現在煙草幫我升級了貨架、裝了雙屏機,還教直播賣貨,上個月銷售額翻了兩番!”
馮青梅的“蛻變”,是竹山農網終端升級的縮影。2021年至今,全縣建成46戶“知音便民”終端,覆蓋17個鄉鎮44個村,不僅賣商品,還提供快遞代收、養老金領取、農技咨詢等12項便民服務,成了村民的“生活驛站”。
民生升溫,從急難愁盼到“幸福安”的暖心蝶變
國煙幫扶,既重視“產業硬支撐”,更注重“民生軟服務”。十年間,他們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把溫暖送到“心坎里”。
基礎設施,打通“最后一公里”。在柳林鄉的深山里,68歲的劉奶奶蹲在自家菜地里舀水:“以前吃水要走3里山路挑,現在自來水直接接到廚房!”2019年至今,國煙投入1000余萬元實施安全飲水設施建設項目,不僅解決了8.6萬群眾的飲水難題,更讓1.68萬畝農田告別“望天收”。此外,15公里山地軌道運輸機讓“背簍換軌道”,5座便民索橋讓“隔河難相望”變“一橋連兩岸”,300公里產業路串起“山貨出深山”的致富線。
教育醫療,托起“希望一片天”。在竹山縣一小學的“專遞課堂”里,四年級學生正和上海名師視頻學英語:“以前英語課只能聽錄音,現在老師帶我們做互動游戲,我還學會用英語說‘竹山寶貝多’!”這所由國煙援建的“金葉小學”,通過網絡連接全國優質教育資源,讓山里娃也能“同上一堂課”。醫療方面,寶豐鎮卒中防治站讓“突發腦梗”從“九死一生”變“可防可治”,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為留守老人、兒童架起“心靈橋梁”,基層診療能力提升40%。
黨建引領,擰成“振興一股繩”。在柳林鄉的黨群服務中心,村支書老龔正通過“智慧黨建”云平臺直播講解種煙技術:“國煙幫我們建了12個村級服務中心,現在開黨員會、搞培訓、賣山貨都能線上辦!”此外,國煙與3個村結對聯建,開展“主題黨日+技術培訓”100余場;支持修繕鑼鼓洞戰役紀念館,把紅色遺址變成“振興課堂”,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扎根山鄉。
逐夢新章,從“脫貧卷”到“振興篇”的再啟新程
2025年,竹山錨定“綠色低碳示范區”“鄉村振興示范縣”目標。在國煙掛職干部的筆記本上,新計劃已然鋪展,推進竹山縣綠松石產業品牌打造,推動從“資源輸出”到“價值創造”的華麗轉身;升級衛浴產業園,引進多家龍頭企業帶動大量就業;建設茶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提高茶園管理智能化、采摘機械化水平,持續擦亮“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大縣”等國家級金字招牌……
十三年風雨兼程,國煙人以腳步丈量初心,用產業激活熱土。煙農周永華在田壟刻下心聲:“金葉鋪就致富路,國煙真情暖人心!”未來的竹山,必將在國家煙草專賣局的助力下,繪就更壯美的振興畫卷!(程曉兵、高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