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豐溪煙區。陳紹鋒攝
仲夏時節,穿行于鄂西北竹溪縣的廣袤煙田,一株株煙苗在充足雨水和陽光的滋養下舒展枝葉,茁壯成長……
一壟壟茁壯的煙株背后,是高效馳騁的移栽機、精準翱翔的植保無人機編織的現代農業“錦繡”,更是盞盞誘蟲燈、片片黃藍板、以蟲治蟲技術構筑的生態安全“根基”。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以農機飛防提效率、綠色防控保品質為核心,推動煙葉生產向現代化、生態化轉型升級,讓片片“綠葉”真正煉成富民強縣的“金葉”,鋪展產業振興的嶄新畫卷。
“鐵牛”馳騁“銀鷹”翱翔,“綠盾”護衛效能倍增
竹溪縣向壩煙區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陳紹鋒攝
在竹溪縣向壩鄉核心煙區,“機器轟鳴”與“旋翼嗡鳴”正共同奏響現代農業的奮進曲。為破解傳統煙葉生產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植保難的瓶頸,竹溪縣局(營銷部)持續提升機械化水平,推廣高效植保無人機飛防,推動大田管理轉型升級。
“以前打藥又累又慢,現在用無人機,又快又勻,人還安全!”向壩煙葉站技術員小楊道出了煙農心聲。竹溪縣局(營銷部)通過扶持“飛防組織”、培訓“飛手”、統一標準,規模化推廣無人機飛防。無人機飛防具有高效、精準、安全、適應性強等特點,精準施藥平均節省農藥約30%,成為綠色植保的關鍵支撐。
與此同時,堅實的“綠色防控盾牌”在田間構筑。竹溪煙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無人機飛防與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的有機結合,有效守護著煙田的生態平衡和煙葉的品質。
“田頭診室”扎根田間,技術服務零距離直通
豐溪煙葉站站長在田間地頭為煙農提供技術服務。陳紹鋒攝
在竹溪縣豐溪煙區,活躍著一支支由技術骨干組成的“金葉服務隊”。他們是煙農隨叫隨到的“田頭醫生”,也是技術落地的“播種人”。豐溪煙葉站站長楊寶蹲下身,仔細察看著一片煙葉,隨即向身旁圍攏的煙農講解:“看,葉片邊緣微卷,葉色偏淡,這是缺鉀的典型癥狀,得趕緊追施鉀肥,同時注意排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提升技術普及的廣度和深度,竹溪煙草在關鍵農時節點,煙葉站組織煙農到村委會、煙站,開展面對面、互動式的集中技術培訓;在核心示范片區,組織煙農進行現場觀摩學習,讓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對于新煙農或技術薄弱的農戶,安排技術員進行結對幫扶,提供全程跟蹤指導,確保技術不落一戶。
這種“零距離”“面對面”“點對點”的線下技術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技術推廣“最后一米”的問題,讓先進的農藝措施和綠色防控技術真正“種”進了煙農的心里,落實到每一塊煙田。
“金葉子”與“好日子”相連,產業融合鋪就增收坦途
竹溪縣泉溪煙區開展揭膜培土。陳紹鋒攝
科技賦能的精細管理,最終指向的是煙葉品質的提升與煙農收入的增長。“我們近年來按照竹溪縣局(營銷部)推廣的綠色防控和精準烘烤工藝來,煙葉成熟度更好,香氣更純,上等煙比例大大提高。這‘金葉子’成色更足了!”泉溪煙葉站負責人說道。
竹溪縣局(營銷部)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始終把保障煙農利益、促進煙區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綠色防控技術集成應用,不斷提升大田管理精細化、現代化水平,讓每一片精心培育的綠葉,都真正轉化為富民強縣的金葉。”
行走在竹溪的煙田里,看著高效運轉的農機、在藍天白云間忙碌的“銀鷹”、科學布設的綠色防控設施、茁壯生長的煙株以及煙農們充滿希望的笑臉,一幅科技感十足、綠色引領、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圖景正變得愈發清晰而生動。
這“金葉子”鋪就的道路,正通往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王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