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譽為“心靈的窗戶”,更是人體唯一可直接觀察到血管和神經的特殊部位。通過眼部檢查發現的眼部征象,不僅能精準診斷眼部疾病,還能成為預警某些全身性疾病發生、發展的“信號”。因此,眼睛被醫生認為是可洞察疾病的“探測窗”,可謂“窺一眼”而知全身。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眼部檢查發現或幫助診斷的常見全身性疾病有以下幾種。
高血壓
高血壓會引起視網膜血管損害,導致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在疾病早期,患者往往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疾病發展,可逐漸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眼底檢查早期表現為視網膜動脈收縮變細,嚴重者可出現眼底出血、視盤水腫和視網膜脫離等異常情況。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眼底檢查。血壓控制不佳或短期內視力下降明顯者,需盡早做眼底檢查。
糖尿病
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血管功能,早期糖尿病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僅在眼底檢查時可發現視網膜靜脈擴張、微血管瘤等特征性病變。因此,眼底檢查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手段。此外,多數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病情進展時可引發視網膜脫離、出血。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或每年做一次眼底檢查。
動脈硬化
通過眼底檢查,若發現視網膜血管變細、反光增強呈“銅絲狀”或“銀絲狀”,且動靜脈交叉處出現靜脈被動脈壓迫的典型癥狀,有助于發現動脈硬化。
高脂血癥
角膜老年環是高脂血癥的典型眼部表現,常見于50歲以上人群,表現為角膜邊緣出現一圈寬1~2毫米的灰白色或白色環狀沉積物,并可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寬、顏色加深。
貧血
正常情況下,眼結膜呈淡紅色。當人體貧血時,眼結膜會變得蒼白,尤其是下眼瞼結膜更為明顯。而貧血嚴重時,眼底檢查可以看到視網膜顏色變淡,血管變細,反光增強。因此,眼底檢查發現上述變化可作為評估貧血嚴重程度或慢性貧血的輔助依據,患者再結合其他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可明確診斷是否有貧血。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出現突眼癥狀后,常因眼球過分暴露和眼瞼閉合不全而易出現感染、畏光、疼痛、視力下降等眼部癥狀。出現突眼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要及時進行眼底檢查,重點觀察視盤是否存在水腫、蒼白,以及視網膜靜脈有無迂曲擴張,對于早期發現因眼眶壓力增高導致的壓迫性視神經病變至關重要,有助于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
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威爾遜病)是一種因銅代謝障礙導致銅藍蛋白合成減少,銅離子在肝、腦、腎、角膜等器官組織中廣泛沉積的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常表現為肝硬化、神經系統功能異常及腎功能損害等。其典型的眼部體征是角膜K-F環,表現為角膜邊緣出現金棕色或綠褐色的色素環,嚴重時可影響視力。此外,當先天性銅質代謝異常引起腦部病變時,角膜邊緣上可呈現藍綠色的銅質沉淀環。這些特征性的眼部改變是診斷該病的重要線索,可通過裂隙燈檢查清晰觀察到。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不僅有助于維護眼部健康,還能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線索。因此,建議所有人遵醫囑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是眼疾患者或術后人群,更應嚴格遵醫囑復查。
文: 解放軍總醫院眼科醫學部主任醫師 陶海
編輯:劉洋 李詩堯
校對: 楊真宇
審核:管仲瑤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