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 7月7日,日照市嵐山區嵐山頭街道迎來了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傳統盛典——漁文化節。當地漁民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匯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傳統民俗活動。
清晨五點,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波光粼粼的海面,在嵐山頭街道官草汪居、童海路居等10個村居,數千名當地漁民以及慕名而來的游客齊聚海州灣畔參加祭海儀式,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充滿了濃郁的漁家風情, 漁民代表宣讀祭文,以傳承近百年的儀式,向浩瀚海洋表達敬畏與感恩,共同祈愿風調雨順、魚蝦滿倉、國泰民安。
“我們家三代都是漁民,每年都參加這個漁文化節,希望所有的漁民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滿載而歸。”官草汪居村民柴月元說道。
隨著祭祀環節結束,活動轉入民俗狂歡的高潮。金色的舞龍隊伍矯健地穿行于歡騰的人群之中,翻騰跳躍、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宣告著祈福儀式的圓滿和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我是來自河北邯鄲的,這邊的民俗風情特別好,特別熱情,挺開心,給人的氛圍特別 好。”河北游客賈麗說道。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嵐山漁文化節已然發展為極具特色、涵義豐富的文化盛會,這不僅是對古老傳統的虔誠延續,更煥發出新時代的文化活力與文旅融合的魅力。
“官草汪居是典型的漁業村居,我們舉辦漁文化節表達我們漁民對大海的感恩,同時祈求新的一年漁業生產一帆風順,魚蝦滿倉,同時也通過漁文化節的舉辦,提升我們的文化認同感,增強漁民對海洋資源的保護意識。”官草汪居黨總支書記宋竹浩說道。
嵐山漁文化節作為重要的文旅品牌,吸引力逐年攀升。如今,嵐山漁文化節由形式單一的祭海祈福轉變為傳承傳統文化、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旅游推介、宣傳嵐山的重要載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讓這一古老民俗活動成為拉動地方經濟、促進文化傳承的“金色錨鏈”。
閃電新聞記者 徐一丹 通訊員 嵐山融媒 丁明杰 曹宇 周逢海 王建煒 王亞楠 趙心月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